我们的家乡多美好.doc

我们的家乡多美好.doc

ID:54324358

大小:21.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5

我们的家乡多美好.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我们的家乡多美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我的家乡多美好》;2、欣赏《乌苏里船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我的家乡多美好》,了解少数民族民歌特点与风土人情;2、通过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和《迎春谣》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以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3、通过实践与创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和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一、生听歌曲《我的家乡多美好》进教室,进而导入(稳定情绪,创设良好气氛)二、赏析歌曲《我的家乡多美好》1、生思考:歌曲的情绪、风格及表现主题,并讨论回答。2、师归纳总结并简介歌曲:此曲是赫哲族民歌,赫哲族居住在我国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主要从事渔猎

2、生产,因此他们的民歌与生产劳动结合密切。比如,《渔歌》、《打猎歌》,其中《我的家乡多美好》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的渔猎生活和待人热情好客的品格,歌词简朴,富于生活气息。曲调由四个均衡乐剧构成,结构完整,其节奏平稳均匀中带有跳动的感觉,旋律流畅而婉转,具有明显的抒情色彩。3、复听歌曲《我的家乡多美好》,再次感受这首歌曲的风格4、学唱歌曲:①学生随老师琴声自填歌词②学生找出歌曲中的难唱乐句,老师解决疑难③学生轻声齐唱歌曲一至两遍④学生有感情地唱歌曲三、欣赏:1、生聆听独唱歌曲《乌苏里船歌》(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2、生随琴声唱歌曲的衬词:阿郎赫尼哪。(体验赫哲族民歌的风格特点)3、简介词曲及歌唱家郭颂

3、。4、听混声合唱《乌苏里船歌》,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上感受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其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征,进而深入的理解其民族风格之本质。四、探究:通过比较《我的家乡多美好》与《乌苏里船歌》,学生讨论创作歌曲和民歌之间存在的关系。(明确:社会实践时创作音乐的重要源泉,而大量的积累民歌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体验,人们只有在源流中深入的体验生活才有可能获得创作的灵感。反过来,创作音乐需要以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为基础,也需要大量的民歌积累,创作音乐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五、拓展延伸:欣赏歌曲《牧歌》、《玛依拉》、《茉莉花》、《康定情歌》、《阿里山的姑娘》片段,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音乐风

4、格,以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六、师小结。生听音乐走出教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