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臧坤坤.pdf

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臧坤坤.pdf

ID:54369887

大小:3.63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30

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臧坤坤.pdf_第1页
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臧坤坤.pdf_第2页
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臧坤坤.pdf_第3页
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臧坤坤.pdf_第4页
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臧坤坤.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臧坤坤.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皿MEXAPSETRETRRECOMMENDATION大家推介·MASTER·085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当代艺术曾经是个名词解释,一股新鲜的生命力,它突破了太多的界限,带来了一剂“一切皆有可能”的春药。可慢慢地,药效在减弱,因为新鲜或快或慢会变得陈旧、腐朽、流俗,要命的是它还会死去。所以,艺术史不是进化史,不是越新鲜就越好,什么是当代的一直就是个问题。幸好如此,要不艺术史早早就可以买口棺材盖上了。不管怎么样,绘画被多次宣判寿终正寝之后,在今天依然健在,而且因为资本的推动始终是市场的一支生力军,并始终人

2、才辈出。我们还能再画什么?这绝对是画画的人要想的问题,它好像是当代艺术其它媒介之外额外提出的一个问题,而且也是个越来越难以回答的问题,只要绘画还存在,这个问题就一直在。第一次看到臧坤坤的画,对他准确成熟肯定的画风所吸引,这是个典型的现在孩子,漫长的绘画史素养加上现时代各种信息交互练就的综合能力,从他毫无迟疑气质里猜到是个年轻人,年轻没有失败,而未来的路更窄,如果他能越画越怀疑,一定能成大器。向京l臧坤坤086ME×APSETRETRREc。MMENDATl。N向:你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但从作品里好大概也

3、真的是想不明白自己来到北京的缘由,像不大看得出教育对你的影晌,你也不太和其它只知道想要在擅长的领域能有一番作为吧。所谓80后的艺术家的作品有什么太强的趋同性,可以讲讲你的学习的过程吗?不仅仅是学校的。向:在做个展之前你的作品是什么样貌?从臧:我深信作品跟个人成长背景的联系,大学起就开始有作品还是毕业之后,很想了解你童年的经历有点像“散养”的过程,父母不是是怎么过度到有比较明确的“风格”“语言”的?特别有B-'Jl旬照顾我,一方面养成了自立独处的臧:大四快毕业时出现过一批“风格”较习性,另一方面使我享受于

4、独处并多少有些孤为明确的黑白调子油画,应该说四年的大学时僻和不合群。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里也一直光都是在不断的进行着一种“风格”和“语言”喜欢自学、独处、摸爬滚打的前行。尤其在大的炼金术的。翻看从前的作品能够清晰的发现学那段过渡时期,更演变成了~种“优势”,各个阶段的作品面貌及其所受影响,新作的进更多的是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自觉能动性,这展大部分都是从我原先自感薄弱的地方倔强的种习惯一直伴随在我的左右。在我看来当代艺生长起来的,每阶段作品的面貌、品味、见识术的范围不是仅仅局限于“艺术”,建筑、音乐、其实就

5、是那个年龄段关乎自我的真实写照。不电影、文学批评等学科都应该在所谓的当代艺断发现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就是个了解自己术的讨论的大范畴之内。的过程。了解自己的个性之后就开始牺牲,艾略特说过“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牺牲自己,向:你是什么时候来北京的?是什么原因让不断消灭自己的个性。”从“有我”到“无我”,你决定留下来?“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属更有价值臧:08年经济危机的大萧条时期来到北京,的东西”。进入不可控的通道,需要勇气。一那时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切都是未知,个好的艺术家难以用风格或语言去定义

6、。大家推介.MASTER·O87臧坤坤镀金综台媒材230×620cm2013向:你对“风格”强调吗?在绘画的范畴里,的跳跃,而且这种创作特点也应该是未定型的,你4fJt~.之你们的前辈在形式和语言上有很大的进就像大部分艺术家的未来一样,是充满变数的。步,除了眼界的开阔,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个人以为艺术家的生产方式应该是叶脉状”的,臧:“风格”牵涉某阶段的作品面貌,在有主线,有大分支,需要时间的累积,那些更我看来,阶段性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衔接,不应小的分支是慢慢随着艺术家阅历、见识、口识、单单只是表面的母题

7、以及意义关联,而是其运经验、信念的增长而丰富起来的。作机制和认知层面上的内在衔接。它应该是一个艺术家针对自我机制的能动系统,通过对自向:叙事是你方法的—部分吗?或者相反?己知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归纳达到一个自足简化显然是你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但简化的是的状态。什么?留下的又是什么?臧:我至今不是特别明确自己的方法,向:《现实的弧度》是我最早看到你的一个那个时期,隐喻性的叙事应该算是一个特点吧,系列,对应“卡通”、泛意识形态、都有点沾边,若硬要说“方法”,我想开始是加法,慢慢的,但都不是,奇妙的抽象意味给

8、我印象很深,《有开始尝试去掉多余的物件和部分,作减法,有阴阜的环形沙发》也是很特别的作品,在这之前些“极简”,这个“方法”,删简到最后,留你的作品是什么形态?这批作品的方法是什么?在画面里的是一个自足的能够自己解释自己的臧:记得有篇报导我的文章,标题是“跟东西,不能再增赘什么也不能再简略什么。当卡通说再见”,当时看到觉得没什么,但是时时觉得挺终极、挺极限主义的,个人现阶段对间一久越琢磨这个标题越觉得奇怪,最后弄明这种“标准当代艺术的一类样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