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地质属性.pdf

东海陆架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地质属性.pdf

ID:54371769

大小:909.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30

东海陆架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地质属性.pdf_第1页
东海陆架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地质属性.pdf_第2页
东海陆架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地质属性.pdf_第3页
东海陆架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地质属性.pdf_第4页
东海陆架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地质属性.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海陆架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地质属性.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6月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Vo1.33,No.3第33卷第3期MARINEGEOLOGY&QUATERNARYGEOLOGYJune,2013DoI:10.3724/SP.J.1140.2013.03117东海陆架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地质属性王文娟。,李刚,杨长青,杨传胜。(1.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摘要:应用SYNTRAK一480型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对东海陆架盆地地层进行了探测研究。通过全区地震资料的解释,根据地震反射波及反射界面特征,共识别出T、T、T?、T2、T和T等6个反射界

2、面。重点对T2、T、T、T和T反射层进行追踪对比解释,建立了统一的地震层序和地层格架。依据地震层序划分原则和方法,自上而下将基底反射界面以上的地震反射层划分为5个地震层序,即:I(海底面一T2)、Ⅱ(T2~]r2)、Ill(T一T2)、Ⅳ(T2一T)、V(T以下)层序;其中第二地震层序可以进一部划分为两个亚地震层序Ⅱ、Ⅱ,经与研究区相邻海陆已知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区5个不同地震层序的地质年代分别为Q+N、E。+Ez+E、K、J、前中生界。中生界沉积为有利勘探目的层,尤其是闽江凹陷与基隆凹陷潜力大,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关键词: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地震层序;地质属性;

3、中生界沉积;东海陆架盆地中图分类号:P3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6-1492(2O13)03—0¨7一O6海洋地震勘探主要利用地震波在地层岩石中的传播规律,来研究其地质构造,推断岩体物性,勘查1区域构造背景海底资源等『】],是油气资源的主要探查手段;在寻找海底油气田构造方面,是应用最广、成效最高的地球东海陆架盆地西与浙闽隆起区相接,东与钓鱼物理勘探方法l2]。岛岩浆岩带和冲绳海槽相连,西南为台西盆地。整国内对东海陆架盆地油气的勘查始于1974体呈北北东向展布,是我国东部海域中、新生代叠合年,大致可分为4个勘探阶段:1974—198O年进行含油气盆地。盆地中

4、部有一条低隆起带(由虎皮礁、大网格的综合地球物理概查,研究认为东海盆地海礁和鱼山、武夷低凸起等正向构造单元组成),将为一大型新生代盆地,构造区划应分3个一级地东海陆架盆地分为西部坳陷(由长江、钱塘和瓯江等质构造单元,即浙闽隆起区、东海陆架盆地及琉球凹陷组成)和东部坳陷(由闽江、西湖和基隆等凹陷隆褶带。1981—1985年在区内有利构造带进行综组成)(图1)。合普查,对盆地的新生代地层特征、地质构造特浙闽隆起区:自晚元古代以来,长期处于隆起位征,以及第三系油气资源评价进行了系统分析。置,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至晚中生代,浙闽东部受燕1986~1990年在重点凹陷进行详查,建立

5、和完善山运动的强烈影响,发生了强烈的基底断块运动l_3]。了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阐明了盆地基在隆起区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断陷作用,形成了一系底结构、盆地性质和演化模式。1991年至今为精列中新生代的陆相断陷盆地,在盆地中沉积了以侏查阶段,测网密度达4km×4km,局部完成2km罗系、白垩系为主的陆相碎屑岩及中酸性火山凝灰×2km或1km×1km地震详查,文章通过对全区岩地层,其基底可能为中生代火山岩和元古代变质地震资料尤其是近年来重新处理和采集的骨干剖岩系,向海延伸至东海陆架盆地。面的解释,建立了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代地震层钓鱼岛岩浆岩带:钓鱼岛隆褶带基底为元古宙序

6、格架,并对地质属性进行分析,揭示中生界沉积变质岩,上覆晚古生代中生代残余地层,与西南日为有利勘探目的层。本沉积内带具有可比性,新生代地层遭受多期岩浆活动改造。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RE201219);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2地震反射波特征专项项目(2009GYxQ0501)作者简介:王文娟(198O一),女,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利用新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作为本究。E—mail:wangwenj04@163.corn收稿日期:2012-0712;改回日期:201211—25.周立君编辑区骨干地震剖面(

7、图1),在对东海陆架盆地区域地20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使该波组的表现形式亦不相同。序顶部和底部为削截。该层序总的特征为,内部反射能量中等或弱,连3地震层序划分续性一般或较差,反射层次欠丰富,表现为岩性相对均一,在部分地震剖面底部有几个反射波组成一套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r5],似平行密集反射(200ms),内部构造为平行或似平通过研究地震层序和标定地震反射层与地质层位关行状或杂乱空白反射,上下边界接触关系为上超或系进而划分和对比沉积层序,在弄清地层纵横向分削截。层速度为3760~4470m/s。布基础上,可建立区域地层格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