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pdf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pdf

ID:54374608

大小:489.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1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pdf_第1页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pdf_第2页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pdf_第3页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pdf_第4页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第3期齐鲁学刊No.3总第240期QILUJOURNALGeneralNo.240“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欧阳德君,欧阳辉纯(1.贵州理工学院马列部,贵州贵阳550003;2.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要: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自近代以来被边缘化。人们对儒学的认知和研究存在诸多的问题。要走出中国儒学研究的困境,一是在方法上,应当继承儒学研究传统,重视经学、训诂学的价值,合理吸收西方有益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二是在价值立场上,应当以中国阐释中国,摆脱中国哲学

2、(儒学)西方化或者是在中国的西方哲学的模式,走中国道路的学术自信之路;三是在学术态度上,应当走进儒家经典来研究儒学。关键词:中国道路;儒学研究;学术自信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22X(2014)03—0026—06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不过,儒学主体文化地位,在20世纪的中国却109年时间里,中国常常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轰然倒塌。从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到1911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扭曲了年辛亥革命,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到部分中国人被殖民

3、化的心理,影响到学术研究领域,“文化大革命”彻底破“四旧”,孔子作为“反动的地就形成被殖民化的畸形学术心态:即一些人认为,西主”、“公贼”、“恶霸”丑陋的形象基本被树立起来。方的一切强于中国,不论是政治制度、社会秩序,还许多人常常不假思索地把落后挨打的原因归咎于传是学术理念或是学术方法。这种被殖民化的学术心统文化的落后,而儒学首当其冲。可以说,儒学成了态如果不能被铲除或纠正,那么中国的学术就无法近现代中国被动挨打的“替罪羊”,一切失败的、落后走出西方的学术影子,就不可能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的、苦难的原因都是儒学制造的“恶果”。一边

4、打击范围内的多元学术对话和交流。由此可见,中国的儒学,否定儒学,一边又一味地不加选择地学习西学术需要走符合中国学术特有的路径,也就是说要方,甚至认为只要是西方的理论就是好理论,这种学用“中国道路”的视野来审视中国学术,树立中国学术上被殖民化的心态流毒甚深。具体有以下几点:术自信心。本文拟以中国儒学的研究为中心,来阐第一,以西方理论为解剖刀,以中国儒学经典为述“中国道路”视野下的中国学术自信如何可能。尸体,任意解剖,导致中国儒学研究支离破碎。一、中国儒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近代以来我们一方面在否定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5、。马一浮先生说国文化,一方面又在不断地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过,中国的一切学问统摄于“六艺”。他说:“六艺者,中,认为技术不如西方,于是向西方学习技术。甲午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中日战争惨败之后,认为自己的政治制度落后,于是教,吾国二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维新变法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故六艺可以该摄诸学,诸运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又认为自己的文化不如学不能该摄六艺。”[1](P8)这充分肯定了中国传统文西方,于是进行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全面彻底地向西

6、化儒学的主体地位。方自由、民主文化学习。最为惨烈的是“文化大革收稿日期:2013—11—16作者简介:1.欧阳德君,男,贵州理工学院马列部讲师;2.欧阳辉纯,男,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26命”,让最后一点残留在中国农村的传统儒家文化也之路,不敢直面中国现实和正视传统儒学的价值,要荡然无存。这一系列的运动,使得作为主体的儒学想在新时代下传承和发展儒学,那是难以想象的。传统文化从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第二,现代一些研究者事实上并没有读懂中国文化层面上被铲除。直到20世纪7O年代末,中国儒学经典,

7、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缺乏学术创新。实行改革开放,对传统文化开始进行反思。结果发2O世纪发生的几次声势浩大的废黜科举、批判现,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时出现了“断层”和“断裂”。儒学和反传统运动,使得80年代中国的儒学教育、在学术研究上,一些人还不敢正视传统的价值。儒学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几乎后继无人。这导致我们有的学者把西方奉若神明,把西方的理论当做解剖在儒学研究上,一些研究者喜欢人云亦云,缺乏创刀,把中国儒学经典视为僵尸,西方的理论需要哪一新,尤其是缺乏阅读儒家经典的勇气和耐心。块,就从儒学的“僵尸”切下哪一块,放在西方理论的一些研究者

8、很少去阅读儒家经典,或者阅读了“放大镜”、“显微镜”或者是西方理论的“框架”、“范儒家经典但并没有读懂,就急功近利地撰写所谓的式”、“模块”下来进行“研究”。这正如余英时先生指论文。这种对儒家经典的漠视,对儒学研究来说是出的那样:“他们往往‘尊西人如若帝天,视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