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与典籍文化.pdf

《儒林外史》与典籍文化.pdf

ID:54374726

大小:399.9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1

《儒林外史》与典籍文化.pdf_第1页
《儒林外史》与典籍文化.pdf_第2页
《儒林外史》与典籍文化.pdf_第3页
《儒林外史》与典籍文化.pdf_第4页
《儒林外史》与典籍文化.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林外史》与典籍文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麓州警羽2014.03LNZHoUXUEKAN《儒林外史》与典籍文化郭国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15;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儒林外史》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封建文人,其中典籍文化方面的内容较为丰富。纸质书写载体有:斗方、扇面和手卷。图书流通环节涉及印刷、销售、赠送、收藏。古书作伪主要体现在剽窃他人之书以为己书。《儒林外史》对明清典籍文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儒林外史》;典籍文化;载体i流通;作伪[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305—3492{2014}03—0089—06[收

2、稿日期]2013—11—19[作者简介]郭国庆,男,山东汶上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献学与学术史。[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辑佚考论”。(项目编号:11XZS033)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兴盛时期,典籍的生产、流通、典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封建文人是《儒林外史》的主要描写对象,他们的生活与典籍密切相关。《儒林外史》涉及书写载体、图书流通、古书作伪等典籍文化方面的内容。一、书写载体中国传统的文献载体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和纸。纸出现并大量生产之

3、后,逐渐成为文献的主要载体,不仅出现了不同材料制造的纸,而且衍生出类型丰富的纸质书写载体。如《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牛玉圃道:“只为我的名声太大了,一到京住在承恩寺,就有许多人来求,也有送斗方来的,也有送扇子来的,也有送册页来的,都要我写字、做诗。牛玉圃向万雪斋自抬身价的吹嘘,说到了斗方、扇面和册页三种书写载体。(一)斗方斗方是一二尺见方的书画或诗幅页。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丧乱帖》、苏轼的《北游帖》、米芾的《戎薛帖》都是著名的斗方书法作品。《儒林外史》中的斗方主要是诗幅页。如:景客人笑道:“⋯⋯不瞒匡先生你说,小弟贱号叫做景兰江,各处诗选上都刻过我的诗,今已二十

4、余年⋯⋯”因在舱内开了一个箱子,取出几十个斗方子来递与匡超人,道:“这就是拙刻,正要请教。”(第十七回)匡超人与景兰江同舱,得知他开头巾店为生,失言问他“却看这书做什么”。引起景兰江一番议论,拿出写在斗方上的诗请匡超人指教。现今胡三公子替湖州鲁老先生征挽诗,送了十几个斗方在我那里,我打发不清。你来的正好,分两张去做。(第十七回)赵雪斋与景兰江久别重逢,向他谈及几次诗会的盛况,分了两张斗方给他,让他承担为湖州鲁老先生写挽诗的任务。匡超人道:“是那一位?”忙走下楼来,见是景兰江。手里拿着一个斗方卷着⋯⋯他把斗方放开在桌上说89道:“这就是前日宴集限‘楼’字韵的,同人已经写起

5、斗方来。赵雪兄看见,因未得与,不胜怅怅,因照韵也做了一首⋯⋯”匡超人⋯⋯看见纸张白亮,图书鲜红,真觉可爱,就拿来贴在楼上壁间,然后坐下。(第十八回)景兰江、支剑峰和浦墨卿旗亭雅集,拈“楼”字为韵,每人一首,加上赵雪斋一首,写成斗方,送给匡超人。斗方精美,匡超人非常喜欢,将斗方贴在楼上壁间。(二)扇面扇面是中国古代书画的重要载体,扇面题诗或绘画是古代文人之间的雅事。宋元时期流行纨扇,明清时期流行折扇。《儒林外史》中出现的主要是题诗折扇。如:杜慎卿道:“⋯⋯但这些人不好白传他,每人酬他五钱银子,荷包一对,诗扇一把。这玩法好吗?”(第三十回)杜慎卿和季苇萧提议在莫愁湖湖亭做梨

6、园胜会,评定旦脚高下,酬谢参与者的礼物中有诗扇一把。商议妥当之后,“又叫小厮到店里,取了百十把扇子来,季苇萧、杜慎卿、来道士,每人分了几十把去写。”同走出来,只见柜台上伏着一个人,在那里看诗,指着书上道:“这一首诗就是我的。”四个人走过来,看见他旁边放着一把白纸诗扇。(第三十三回)杜少卿、迟衡山、马纯上和蘧耽夫在状元境书店看见伏在柜台上看诗的景兰江,他身旁有一把白纸诗扇。那门外推的门响,又走进一个人来,摇着白纸诗扇,文绉绉的。那卖人参的起来问道:“尊姓?”那人道:“我就是丁言志,来送新诗请教陈四先生的。”(第五十四回)丁言志以测字为业,喜欢读诗、写诗,手摇白纸诗扇,一副

7、名士派头。(三)手卷卷子本为古籍卷轴装的主体,后来成为书画艺术表现的一种重要形式——手卷。手卷横幅较长,又称长卷,阅读时需用手展开,故称手卷。手卷方便携带,古人可纳于袖中,故又有袖卷之称。《儒林外史》中文人使用手卷较为普遍。如:那小孩子道:“这位老先生,是个和气不过的人。前日趁了我的船去前村看戏,袖子里还丢下一张纸卷子,写了些字在上面。(第十回)娄府三公子和四公子访杨执中未遇,回去路上碰到卖菱的船,船上小孩子把杨执中丢在船上的纸卷拿给两公子看,是一幅素纸,上面写着一首七言绝句。那仙人⋯⋯便拿出一个手卷来。马二先生放开一看,都是各当事的亲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