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pdf

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pdf

ID:54375551

大小:654.7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5-01

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期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No.22014年3月ForumofWorldEconomics&PoliticsMar..2014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杨浩昌李廉水刘军摘要本文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总体,以及2006-2011年制造业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2003-2006年上升较缓慢,2006—2011年上升较快;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

2、不仅机械电子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部分轻纺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这为各地区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合理的低碳发展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多数资源加工工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背后原因在于资源加工工业碳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进低碳技术进步,对于提升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制造业低碳经济行业差异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低碳经济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

3、泛关注。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杨浩昌、刘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李廉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通信作者及地址:杨浩昌,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邮编:210044;E—mail:yanghaochang89@163.cor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1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ICJL06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C790169)、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1M500094,2012T50509)、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1002072C)。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第2期

4、体》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理念。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1.4%。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而制造业又是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在能源消费约束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制造业既要拉动经济增长,又要节能减排。因此,推进中国制造业向低碳化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构建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制造业的低碳

5、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否存在行业差异,为中国制造业向低碳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的特色在于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了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行业差异,最后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强化科技创新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文献综述,详细分析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第三部分构建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介绍;第五部分对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总体和2006-201

6、1年制造业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二、文献综述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学者们从路径、模式、战略对策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研究。①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方面。鲍健强等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人;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植树造林,植物固碳,扩大碳汇。景跃军和刁巍杨提出东北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宏观政策与统筹管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7、加快低碳交通和建筑体系的建立,稳步推进工业领域的低碳转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国际竞争力。李士梅和张倩提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在公共政策支持下,第2期杨浩昌,李廉水,刘军: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以处于高能耗行业、示范效应明显的国有企业为突破口,视产业价值链为一个整体,使低碳理念在链内横向纵向辐射扩散,达到产业价值链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效果。陈浩和付皓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是:基于全球视角,由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低碳转型,并带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低碳经济。②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方面。付允等提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以

8、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