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pdf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pdf

ID:54376741

大小:501.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01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1页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2页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3页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4页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东南亚南亚研究》2014年第2期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郑学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北京100029)摘要:中国和印度贸易在双方经济交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本文选取2000—2011年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印双边总体贸易及细分产品贸易分解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结果显示:第一,规模效应始终是促进双边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第二,中国对印度出口增长的规模效应表现在工业制成品或半成品,初级产品的竞争效应愈加显著;第三,反观印度,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规模效应则更多是在初级产品,竞争制约效应凸显:工业制成品

2、的竞争促进作用提升。调整贸易结构、适应双方进口需求变化是提升出口产品竞争质量、扩大双边贸易发展规模的重要手段。此外,中印FTA战略应提上日程,积极构建经济一体化合作机制。关键词:中印贸易;增长因素;CMS模型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392(2014)021-_07(2006),朱晶、陈晓艳(2006)]‘等,从农产一品、纺织品、矿产品、其他工业制成品等行业分析了中、问题的提出印之间的贸易关系,认为中印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较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弱,而相当一部分研究则认为中印贸易关系呈现互补

3、均奉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使两国经济实现了快速性,加强两国贸易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国贸易发展。张腾飞。因长期受地缘政治冲突、边界问题及安全战略敏秋(2004)J,叶德利(2005)j,徐菲(2005)等,等因素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国贸易规模很小,通过对中印贸易实证分析认为,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具发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人新世纪以来,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两国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不断受惠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尤完善,有利中印贸易合作潜力发挥。二是两国贸易影其货物贸易领域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尤其以垂直分响因素的研究,如倪香芹、王晓

4、莹(2006)J,杨文武、工形式开展的产业间贸易发展迅速,同时也为两国构倪香芹(2007)E9],陈继东、唐璐(1997)¨等,认为两建经济合作机制创造了基础条件,经贸交往在中印关国政治关系稳定发展,高层领导互访增加等为中印贸系中的地位明显上升,正在成为中印关系发展的主导易合作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提供了有利保障;而印力量和主流方向。度高关税、非关税壁垒,现行贸易通道,双边贸易结构已有诸多学者就中印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大致可等问题制约了两国贸易发展。三是中印贸易机制化归结为以下三类:一是中印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研建设的研究,如李丽(2010)111,

5、杨宏玲、张志宏究,如王永利(2004)⋯,谭晶荣(2004)J,郭建宏(2012),罗文宝、周金秦(2006),杨文武、戴江收稿日期:2013—10—30作者简介:郑学党(1984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1&ZD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41涛(2006)14],张宇燕、赵江林(2006)¨等,认为中印虽然相对较低,但一直稳步上升。2011年印度在中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条件趋于成熟,两国应该积极推进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20

6、00年的0.61%增长到区域贸易安排,以增进双方未来的共同利益。2.03%,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0.63%增长到2011年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笔者发现研究方法不仅的2.66%;进口比重也由2000年的0.60%增长到单一,如实证过程中仅采用贸易竞争指数、比较优势1.34%,印度在中国出口市场中的地位较进口而言上指数及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指标,而且研究中印双边贸升速度更快。易发展采用经验判断,尤其是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目前(二)贸易结构有所改善,具有明显重叠性还鲜有运用实证方法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在研究新2000年,中国对印度出口前五位商品分别是未世纪

7、以来中印双边贸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利用恒定另列明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矿物市场份额模型(CMS)从贸易总量和产品分类两个层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次,分解21世纪以来中印贸易增长的一般成因,为双料)、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出口额分别为4.09边贸易向前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亿美元、3.26亿美元、2.68亿美元、2.21亿美元、2.14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对印度贸易出口比重的26.21%、二、中印双边贸易发展概况①20.89%、17.15%、14.14%、13.73%。2011年,机械及运输设备、未另列明的化学品和有

8、关产品、主要按(一)贸易规模增长迅速,贸易地位显著提升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杂项制品对印度出口速度较快,近年来,中印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