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作文).ppt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作文).ppt

ID:54384663

大小:20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5-01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作文).ppt_第1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作文).ppt_第2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作文).ppt_第3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作文).ppt_第4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作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作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材料作文之审题立意启东市汇龙中学王冬梅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发展趋势年份试卷套数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20041501412005163942006174762007185492008188282009188282010199172011201216178151171新材料作文势不可挡!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2、初步学会记叙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二、重点、难点:1.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2.学会提炼观点三、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新材料作文”考题举例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一棵

2、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或看法?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左右。新材料作文的特点1、提供材料,但

3、不给话题;2、材料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新闻、诗歌、名言、对话或者漫画等,蕴涵深广,大都具有现实意义;3、要求全面阅读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4、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5、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展示:1、面对挫折、困难要迎难而上,奋力抗争,不屈不挠。2、赞美小草,懂得讲究方式方法克服困难。3、忍辱负重,等待时机。4、对待挫折既要像大树一样刚强又要像小草一样懂得变通。5、不要轻视小事物,有时会有更强的力量。6、大树面对狂风顽强搏斗,而小草屈腰伏身,面对困难,人们有不同的对策,都值得表扬。7、要有一种奉献精神,愿意帮

4、助弱者。8、面对生活中的灾难,我们该如何应付。9、面对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勇敢拼搏,终会成功。10、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11、不以成败论英雄。合作探究一小组讨论:点评上面的立意要求:正确的请说出立意的角度和方法不好的要说明理由审题出现偏差的原因: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内涵、主旨。角度理解有误故事性材料要抓住中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合作探究二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方法多角度找对象由此及彼简洁、鲜明由表及里分清主次抓本质抓对应肯定句式注意点步骤读材料,明中心抓关键词句溯因联想立论从大树的角度:从小草的角度:从大树小草的角度:从苏格拉底的角度:在困难(灾祸)面前

5、不识时务,以卵击石,最终导致失败困难面前,宁折不弯,保持气节审时度势(懂得变通),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能屈能伸(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方可成就自己;忍辱负重,学会低头,方可取得成功既要不屈不挠又要审时度势(刚柔并济),才能在逆境中立足。1.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赞美大树和小草,是因为看到了它们各自的优点)2.不以成败论英雄(大树折了腰,却还得到他的赞美)审题原则立足材料,运用发散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材料立意的原则:准确——紧扣材料,合乎真理 鲜明——爱憎分明,是非明确 集中——强化中心,突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独到——标新立异,人所未言当堂反馈一只老

6、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读

7、材料、明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抓中心: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由表及里 分析乌鸦被抓的原因:表面上:身子轻,被羊毛缠住深层原因:不具备老鹰的锋利爪牙和强劲的速度,他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牧羊人的评价: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小孩子的评价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由此及彼巧立论 我们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可以提出怎样的

8、观点?①知人难,知己更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