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ID:5439317

大小:139.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7-11-16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临朐六中刘忠强【课标要求】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运动、规律概念(2)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等知识分析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反对上帝创世说和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教学目标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2、,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内涵和外延(2)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唯一特性”是相对于意识来说的。相对于意识而言,物质只有一个特性。)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答疑:怎样正确理解物质概念?比较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①它概括了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的唯一特性;②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①它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性;②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有生有灭的;联系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概括抽象出来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物质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它们

3、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3)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讨论1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具体表现在:(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2)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

4、、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见第十一课社会历史观)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世界的物质性有多种表达方式: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二、物质是运动的(2008四川卷30)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D(2008广东政治卷39)(11分)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

6、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答案:①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

7、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2008四川卷39材料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

8、宣言》和《21世纪议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