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新高考生物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docx

(选考)新高考生物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docx

ID:54420490

大小:1.59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16

(选考)新高考生物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选考)新高考生物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选考)新高考生物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选考)新高考生物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选考)新高考生物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考)新高考生物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2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1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运用曲线分析人口增长问题生命观念、科学思维1.下图表示的是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曲线aB.若地球上人口的环境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C.资源或空间有限是曲线b与曲线a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D.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长将表现为曲线c解析:选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应该表现为曲线b;“S

2、”型曲线具有K值,若K值为110亿,则K/2值是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J”型曲线无K值,但在资源或空间有限时,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又会逐渐减少,因此人口增长将表现为曲线c。2.(2020·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期末)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

3、超越环境容纳量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解析:选C。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可知,Ⅰ曲线是最理想的,甚至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Ⅱ、Ⅲ曲线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人类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Ⅲ曲线表示的情况最严重。环境污染与治理科学思维、社会责任3.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需定期投饵)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

4、被净化,是因为水稻与藻类之间竞争光照和无机盐等,使藻类数量减少B.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显著高于A处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使水体中藻类减少,降低了鱼塘的物种多样性解析:选A。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含N、P的无机盐等物质,使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减少,A项正确。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稻田中的各类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B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

5、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投放的饵料中能量的总和,C项错误。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使水体中藻类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增加了鱼塘的物种多样性,D项错误。4.(不定项)下图表示某河流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B.生活污水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的增加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D.河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解析

6、:选BD。由题图可知,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A项错误;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B项正确;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C项错误;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河流,会使河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D项正确。(1)水污染类型的判读技巧(2)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机制考点2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措施3.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必修3P131技能应用改编)下

7、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丧失栖息地32%60%生物入侵17%12%其他原因20%8%该地区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答案:丧失栖息地和偷猎 丧失栖息地【真题例证·体验】(2019·高考北京卷)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

8、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植物种类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2)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浮水植物a22.301.70浮水植物b8.510.72沉水植物c14.612.22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解析:选C。植物作为生产者,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