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日月明》教案.doc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日月明》教案.doc

ID:54421664

大小:1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6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日月明》教案.doc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日月明》教案.doc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日月明》教案.doc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日月明》教案.doc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日月明》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日月明》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日月明文本分析:这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通过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更大的识字热情。课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诵读记忆。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的形式,揭示出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后两句是五字句式,进一步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课文配有一幅图片,三个小朋友在合作植树,三人为众,暗示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远处的小树形象地勾勒出“多木才成林”的意境。该图片为学生读文识字、理解文题

2、提供了凭借。教学目标: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2.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1.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2.学写笔画卧钩。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明、尘”等9个生字,认识日字旁1个偏旁。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识字的乐趣。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识字的乐趣。一、开篇揭题,引入新课1.相机出示红日图、明月图

3、,让学生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月亮的明亮。2.直接揭题“日月明”,让学生谈谈发现,板书课题。(“日”和“月”组成“明”,即+=明)3.揭示本课识字特点。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亮之意。本课要识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朗读课文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自主拼读课文,同桌互读。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默读。指名读,其余学生指出不正确的读音并举手改正。朗读重点:注意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以及声母是n、l的音节,将字音读准确。本课节奏明快,要读得欢快些。3.同桌互读、小组赛读、一边

4、拍手打节拍一边小组接读。随文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2.出示原文:日月明,田力男。(1)复习“明”的识字过程,在黑板上写下生字“明”。引导学生知道“明”的偏旁是日字旁。还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识记:光明、明亮、明白……注意:“明”是一个会意字。会意是说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信”字,“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用会意的方法造出来的字就是会意字。(2)(课件出示男子在田间劳作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一名男子在田中卖力地劳动。)(3)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生字“男”,揭示字义: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4)教

5、师让班上男生起立,告诉他们的性别就是男,指明“男”表示性别,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曾经在哪里见过“男”字,如学校、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男洗手间的标示牌。(5)识记生字。力可以通过对比识记:教师出示学过的汉字“刀”,对比汉字“力”,引导学生发现“刀”的撇出头就变成了“力”。还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识记:力气、出力、力量……(6)指名读生字,其他学生辨析字音,读对了就给予掌声,读错了就举手改正。3.出示原文:小大尖,小土尘。(1)指名读,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四季》一课时识记生字“尖”的情景。(2)课件出示竹笋图,揭示末端细小为“尖”,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尖”的东西有哪些。(3)引导学生回想在

6、学校大扫除或汽车在乡间小路上行驶的情景,说一说“小土尘”的含义。(细小的土就是尘。)(4)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说说还在哪里见过“尘”。(5)识记生字。尘引导学生明白小土即为尘。还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识记:尘土、灰尘、粉尘……(6)再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4.出示原文: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1)四人一组,组内每人选一句自学,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猜测“从、众、双、木、林、森”的意思。(2)(课件出示“林、从、双”的字理图)自由交流:看图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字。(3)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相机点拨,识记生字。①一棵树是“木”,两棵树就是两个“木”——双木林。②一个人在前

7、面走,一个人在后面跟着——二人从。“从”即跟从。③两个“又”就像一个人手上抓着两只鸡,两只就是一双——二又双。小结:两个独体字结合表示新字的意义。(4)启发学生推测:二人跟从,三人呢?双木成林,三木呢?学生带着疑惑自己画一画三人、三木的图。(5)教师出示“众、森”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有所发现。(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人多为“众”;成片的树木为“林”,更多更茂密的树木为“森”。)(6)全班齐读,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小结:“明、男、尖、尘、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