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

包虫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

ID:5448435

大小:557.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12

包虫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_第1页
包虫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_第2页
包虫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_第3页
包虫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_第4页
包虫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包虫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包虫病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农**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人的选择适用于无禁忌症的各种类型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的治疗。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应先对症治疗,待肝肾功能恢复后再给予抗包虫治疗。孕妇禁用本药。有手术指征者(如因包虫破裂造成阻塞性黄瘟或感染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可在治疗后用药3~6个月防止复发。禁忌症及注意事项1.妊娠期间和哺乳期的妇女、2岁以下儿童、有蛋白尿、化脓性皮炎及各种急性疾病患者禁用。2.有肝、肾、心或造血系统疾病、胃溃疡病史者和HIV感染者,应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检查后确定治疗方案。3.有结核病的包虫病患者,

2、应参照结核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愈后再进行包虫病治疗。4.服药期间应避免妊娠。治疗药物及剂量药品:阿苯达唑乳剂剂量:三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服药三个疗程,具体用量参见药品说明书。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毒性反应时,可降低剂量。在观察过程中治疗6个月时发现包虫囊消失的可在6个月停药。有些病人需治疗1年以上。骨包虫病应长期治疗。泡型包虫病人更应长期坚持治疗(数年)。临床观察(一)病历病史、症状、体症及治疗反应按标准表格认真填写。(二)影像学检查B超、X线应在入院时检查,如因诊断需要可做CT检查。治疗开始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复查时肝包

3、虫病病人不必再查X线,肺包虫病不必再做B超检查。临床观察(三)检验项目1、血常规包括RBC、WBC计数及分类,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2、尿常规尿八项或十项;3、血糖如发现伴有尿糖或血糖异常者应做糖耐量检查确诊,糖尿病人在复查时亦应包括血糖检查;4、肝炎检测甲肝IgM抗体、乙肝三系和丙肝抗体;5、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D),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酶),y一谷氨酰转肽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6、肾功能检查血清肌肝(Cr),尿素氮(Bun);7、包虫病特异性血清学检查ELISA

4、或IHA检查抗体;8、HIV检测,发现HIV阳性者应上报有关部门并作为特殊病例观察治疗;9、检验工作注意事项血尿常规按卫生部颁发的检验常规操作。血象异常者应做骨髓检查。临床观察(四)治疗观察及随访1、病人入院观察1~3天,完成病历记录确诊后开始治疗。如无特殊情况即可带15天药出院,15天之后要求病人复查肝肾功能。若肝肾功能正常,发放剩余2个半月药,服完药后进行治疗所要求的相应检查。以后每次发给3个月药量,约定3个月后前来复查。若肝肾功能不正常,则停止发药。2、病人初诊应做全部检查。复查时除B超或X线外(泡型包虫病应做CT

5、检查,可半年或1年1次),应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临床观察(五)B超影像的分类(分型)1、囊型包虫病的B超影像学分型(1)囊型病灶(CL型)(2)单囊型(I型)(3)多子囊型(II型)(4)内囊破裂型(III型)(5)实变型(Ⅳ型)(6)钙化型(V型)临床观察2、肝泡型包虫病分型分型内容病变程度原发病灶P0肝脏无可疑病灶P1周围病灶,无血管和胆道累及P2中央病灶,局限在半肝内,有血管和胆道累及有无黄疸P3中央病灶侵及左右肝脏,并有肝门部血管和胆道累及P4任何肝脏病灶伴有肝血管和胆道扩张附近器官累及情况N0无邻近器官

6、、组织累及N1有邻近器官、组织累及转移病灶M0无远处转移M1单个病灶远处转移临床观察(六)疗效判定标准腹部各脏器及腹腔包虫病以B超影像为主,简述如下:l、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缓解,B超检查显示病灶无任何变化或进行性增大显示任何变化。疗效判定标准2、改善改善具有以下影像之一者:(1)囊缩小(缩小幅度在25%以上);(2)出现内囊分离征象;(3)囊内容中出现有回声物质,表现为中强光点或比原有光点增强增多者;(4)囊内容出现不均质或均质低回声,或出现中等以上回声物质,但不到囊腔的2/3。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1)包虫囊消失;(

7、2)囊缩小或不缩小,并伴有下列征象之一;①囊内容呈现中等以上均质或不均质回声,回声物质占囊腔2/3以上者;②囊实变或钙化。疗效判定标准4、复发(1)经阿苯达唑乳剂治疗,停药时判定为治愈者;(2)停药后至诊断为复发的时间应在半年以上;(3)B超像影显示包虫囊进行性增大;(4)囊内出现新的液性暗区并有扩大趋势或内见明显分隔;(5)囊周出现新的外生性子囊。临床观察(七)不良反应的处理治疗反应的观察和处理是药物治疗过程中保证疗效和安全的主要内容。一定要仔细观察、及时有效地处理。1、治疗反应的分类及出现频率(1)轻度反应(约占病人

8、的15%左右);(2)中度反应(均占2~3%);(3)严重反应(在1%以下)。不良反应的处理3、不良反应的治疗:(1)轻度反应的患者一般不需处理,症状明显者可对症治疗。(2)中等反应的患者主要是顽固的恶心呕吐,往往被迫停药为了坚持治疗,应给予适当处理。(3)出现严重反应时,应立即停药。经2周以上时间治疗,症状明显缓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