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D:5451455

大小:32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12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孔林,地面上的家谱杨朝明刘续兵①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谱系,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林内分布着历代“衍圣公”以及可以入孔氏宗谱的后裔子孙墓葬群。因年代久远,孔门第四十二代以前,除孔子祖孙三代墓世代祭祀不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以外,只有第四代的墓有确切位置,其余已不

2、可考。不过,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自从第五十五代开始,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保存基本完好。②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人只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不独亲其

3、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才能做到“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③“孝”是爱心形成的基础,“孝”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孔子认为,只要是“人”,就应当具有仁德,而“孝敬父母”就会有仁德;人之所以为人,“孝”是一个基本标志。什么是“孝”,孔子曾经做过不少解答。例如,他说孝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哪一位父亲都希望儿女走正途,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几年内不改其志,十分难得。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是孝的重要表现,用孔子的话说这叫“无违”,也就是不违背礼制。孔子所说的“父

4、之道”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不都是这样一代一代进行的吗?④孔子是春秋末年的鲁国人,其以“孝”为中心的儒学是鲁文化结出的丰硕“精神文明”的成果。西周初年,鲁国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来到鲁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尊尊而亲亲”的“治国方针”,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孔氏家族没有因为王朝的更迭而有大的起伏,井然有序、“万古长春”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喻示着孔子学说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兵连祸结的时候人们盼望和平与和谐,礼崩乐坏的时候人们期待仁政与德治,在历史上,不论哪朝哪代,不论哪个民族,前来祭祀孔子的人络绎不绝。络绎不绝的扫墓队伍,简洁而寓意悠远的

5、仪式,无声的静默哀思,古木森森的背景,生动地传达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信息。(摘自《文明》2011年第4期有改动)1.孔林里能使“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3分)A.因为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孔门前四代和第五十五代以后的墓群,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保存基本完好。B.孔子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C.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D.子孙能以礼葬、祭先辈,才

6、可能去“爱人”,才可能亲人之亲、老人之老,进而才能做到“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2.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说明“‘孝’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这句话的含意的一项是()(3分)A.只要是“人”,就应当具有仁德,有仁德就会“孝敬父母”;人之为人,“孝”是一个基本标志。B.有孝心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走正途,几年内不改其志。C.孔子所说“父之道”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都是孝礼制下的代代相续。D.伯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尊尊而亲亲”的“治国方针”,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7、(3分)A.除孔门第四十三代至第五十四代的墓没有确切位置,不可考证外;其余,则是墓葬归属座座分明,有些还保存基本完好。B.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无违”即不违背礼制,也是做到“孝”的一个重要表现。C.井然有序、“万古长春”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因为孔氏家族一直没有大的起伏,而使孔子学说有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D.在历史上,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孔林,以简洁而意义悠远的仪式祭祀孔子,主要为了表达对和平与和谐的盼望、对仁政与德治的期待。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高允,字伯恭,渤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