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

重庆某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

ID:54586426

大小:13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18

重庆某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1页
重庆某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2页
重庆某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3页
重庆某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4页
重庆某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某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1/121前言1.1工程概况为了加快北部城区建设,重庆xx实业有限公司根据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进度的要求,拟在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区修建xx大道道路工程,委托我公司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勘察阶段定为一次性勘察。拟建xx大道为北部新城区北部园区南北向城市一级主干道。xx大道起点(里程桩号为K0+000)为青杠堡,设计路面高程H=396.20m,经李子林于李家院子交于经开大道(李家院子互通式立交,里程桩号为K0+840至K1+360,路面高程H=395.03~381.70m),向东南沿老xx大道经方田湾、金钱堡、岩洞湾于尖山交于210国道(

2、尖山立交,里程桩号为K3+240至K3+680,路面高程H=306.88~298.38m)。在邓家湾从渝长高速公路上跨通过(渝长高速公路跨线桥,里程桩号为K4+400至K4+520,桥面高程H=285.42~283.26m)。xx大道在童家嘴与渝怀铁路相交(渝怀铁路跨线桥,里程桩号为K4+920至K5+000,桥面高程H=267.66~263.82m),后与寸滩港区公路相连。终点里程桩号为K5+106.712,设计路面高程H=258.70m。全长5106.712m。该工程由重庆达士工程事务所设计。设计道路宽度为70米,双向8车道,行车速度为60Km

3、/h,道路纵坡0.5~5%。其中李家院子和尖山两座互通式立交均为:设计荷载:汽车(城一A级),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采用落地支架现浇施工。渝长高速路和渝怀铁路两座跨线桥均为:设计荷载:汽车(城一A级),预应力砼筒支T形梁桥,采用预制吊装施工。该道路工程共布设人行地道7条。道路路基设计方案为:填方边坡上部8m坡率采用1:1.5,8m以下坡率采用1:1.75,预留2.0m宽马道,并进行斜坡绿化;挖方边坡为土质边坡时坡率采用为1:1,为岩质边坡时坡率采用为1:0.5。1.2目的、任务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

4、TJ064-98)及“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2)要求,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查明拟建道路段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及设计参数。具体任务如下:1.2.1查明桥位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1.2.2探明桥梁墩台地基覆盖层及基岩风化层厚度,岩体风化与构造破碎程度,软弱夹层及地下水情况;1.2.3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提供地基基本承载力及天然、饱和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1.2.4现场鉴定岩土地基特性,并提出处理措施建议;1.2.5工程地质勘察以钻探为主结合工程地质调查;1.2.6钻孔深度按桩基础考虑,

5、孔深在中风化基岩下5m;1.2.7对桥墩、台基础类型、埋置深度提出经济合理建议。1.3勘察依据1.3.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1.3.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1.3.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规范》(JTJ024-85);1.3.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1.3.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1.3.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重庆六〇七勘察实业总公司2001/121.3.7《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重庆市地方标准);1.

6、3.8《建设工程勘察合同》(附件1);1.3.9《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2);1.3.10《xx大道工程地质勘察纲要》(附件3);1.3.11《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xx大道道路工程方案设计图》(附件4);1.3.121:500现状地形图1.4工作布置及完成情况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和《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的要求,参照上述勘察依据,经现场踏勘,结合该道路路段区以Ⅱ类场地为主,局部为Ⅲ类场地的工程地质特征,我公司编制了以机械岩芯钻探为主,配合地表工程地质调绘、工程测量、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试验、击实试验、现场大重度试验、抽

7、(提)水试验、室内岩、土、水试验等工作内容的《工程地质勘察纲要》。该道路路段区内共布置钻孔116个。孔深在桥位区要求进入设计路面以下中等风化基岩内5.0m,在路基段要求进入设计路面以下中等风化基岩1~2m。采样孔54个,采集中等风化岩芯样40组,土样30组,提水试验孔3个,标准贯入、试验孔6个计6m,动力触探试验2个计17.50m。形成纵向勘探线1条、横向勘探线58条,横向勘探线间距一般小于150m,在桥位区、高边坡、高填方路堤区、高挖方路堑区适当加密勘探线,以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野外工作始于2001年11月7日,投入北京—100型钻机三台,至11月

8、27日结束,转入内业分析、整理。共计完成钻探进尺944.75m。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4-1。表1.4-1实物工作量统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