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干预效果的研究.pdf

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干预效果的研究.pdf

ID:54587793

大小:372.7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2

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干预效果的研究.pdf_第1页
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干预效果的研究.pdf_第2页
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干预效果的研究.pdf_第3页
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干预效果的研究.pdf_第4页
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干预效果的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干预效果的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心理科学第29卷总第157期2014年第4期总第429页·应用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干预效果的研究刘英斌周朝阳张利宁江涛赖琳路浩文凤刘茜(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四川成都610043)摘要:为了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和应付方式的干预效果,本研究针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应付方式问卷(CopingStyleQuestionnaire,CSQ),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SCL一90总分前后测平均减分率为17.3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

2、焦虑、敌对和偏执等维度的前后测差异显著(p<.05),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2、应付方式的退避维度(t=2.88,p=.02)前后测差异显著,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自责维度(t=1.95,p=.08)前后测差异临界显著,后测分数低于前测。启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促进未成年重危罪犯掌握积极的应付方式,是提升未成年重危罪犯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值得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大力推广。关键词:未成年罪犯团体辅导心理干预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1.前言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我国未成年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

3、容乐观,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樊富珉,2005)。吴九大部分研究都认为未成年罪犯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君和郑日昌(2008)的研究显示团体辅导对成年监突出。如林云鹏等人(2002)运用SCL一90量表对狱服刑人员情绪管理有明显的干预效果。马立骥福建省100名未成年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等人(2007)使用“团训”辅导的形式对青年罪犯进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罪犯有各项心理症状的占行认知训练,效果良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罪犯4.121.6%。胡捷等人(2012)对500名男性未成的抑郁与焦虑症状。杜玉凤等人(2011)的研究也年犯的测查同样表明,SCL一90量表九项因子分均揭示团体心

4、理辅导对顽危犯具有较好的干预效高于常模,监狱内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果,顽危犯的改造态度与改造效果、不良需要与观低于普通青少年,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念的改变、道德观念的形成、认罪与悔罪意识前后出表现在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测有显著变化。有研究还揭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因此,对未成年犯进行心理干预,改善他们的心理较好地提升有吸毒史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叶扬,健康状况,是监狱民警不容忽视的问题。2005)。但是,以上这些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成年罪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提升服刑人员心理健犯,没有涉及到未成年罪犯,尤其是未成年重危罪康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团体心理辅导

5、是在犯。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未成年重危犯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成年罪犯是45·应用研究·社会心理科学第29卷总第157期2014年第4期总第430页不同的,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能够提升未成年重危责、幻想、退避”属于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合理化”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本研究将要探讨的问属于混合型,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题。该问卷适用于年龄在14岁以上的个体,包括各种心理障碍患者(痴呆和重性精神病除外)。2.方法2.2.3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及其2.1研究对象夫人编制,从几

6、个个性调查发展而来。EPQ由P、本研究中的12名被试来自成都未成年犯管E、N、L四个量表组成,主要调查内外向(E)、神经教所,均为重危罪犯(即经常违规违纪、无法适应质(N)、精神质(P)三个维度,有较好的信效度,是监管环境,且具有较强危险性的罪犯),平均年龄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量表之一。17.70±0.82岁,初中文化7人,占58.3%,小学文2.3研究方法化5人,占41.7%,抢劫罪9人,占75%,盗窃罪和该次实验由本人担任团体心理辅导教师,主抢夺罪各1人,故意伤害罪、抢劫罪1人,平均刑要运用热身活动、团体主题活动、分组讨论、行为期为79.90±36.20月,平均服刑时间为2

7、4.60-4-训练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本次团体辅导设置了21.16月。两名心理学专业的观察员(男女民警各一名),其主要任务是如实、客观地进行信息反馈,促进成员2.2研究工具更加全面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活动过程除采取量2.2.1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表进行评估外,还采取了小组分享和主观评估等SCL一90)。本量表包括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过程性评估方法。在前期筛查环节,我们对参加团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体辅导的服刑人员逐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