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制种后期管理提高蚕种质量.pdf

加强制种后期管理提高蚕种质量.pdf

ID:54589677

大小:271.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02

加强制种后期管理提高蚕种质量.pdf_第1页
加强制种后期管理提高蚕种质量.pdf_第2页
加强制种后期管理提高蚕种质量.pdf_第3页
加强制种后期管理提高蚕种质量.pdf_第4页
加强制种后期管理提高蚕种质量.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制种后期管理提高蚕种质量.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第49卷第1期《广西蚕业》GuangxiSericultureVo1.49No.1,2012加强制种后期管理提高蚕种质量于先哲,唐茂荣,陈家福(广西来宾市蚕种场。来宾市,545003)[摘要]本文根据实践分析得出,蚕种生产中不同组(或原蚕区)问收茧数量基本一致但生产蚕种的数量、质量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种茧收购后的技术处理和管理上存在问题。应该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做好种茧后期管理,可以提高制种率,增加产卵量,减少损失。[关键词]蚕种质量;发蛾调节;削茧鉴蛹;蚕种保护[中图分类号]$882.3;[文献标识码]

2、B;[文章编号]1006—1657(2012)01-0049-5目前,我区蚕种场主要依靠农村原蚕区生产种茧后收购种茧进行蚕种生产。理论上,有了优质、高产的种茧就应该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蚕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同一品种、同一季节,在不同的组(或原蚕区)间,收购数量、质量相当的种茧生产的合格蚕种数量却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处理和管理存在问题所致,笔者认为要提高蚕种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职工思想教育。提高质量意识职工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各项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生产成本高低和产量多少,与职工的技术水平相关

3、。蚕种质量是管理好坏的最终表现,科学的管理是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1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培养职工的蚕种质量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每个职工树立“产品就是人品,质量就是生命”的思想,增强职工贯彻落实各种技术措施的积极性和提高蚕种质量的自觉性。1.2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我场每年农闲季节都要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结合本场的生产经验和其它蚕种场的经验教训,讲授养蚕制种技术。1.3建立蚕种质量奖惩制度,蚕种质量直接与职工收入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保证了蚕种质量逐步提高。2

4、合理的种茧保护种茧期是幼虫过渡到成虫的变态时期,吐丝终了到复眼着色期间是蛹体内幼虫器官解离、改[收稿日期]2012—02—08;[修回日期]2012—02—15492012年第49卷第1期《广西蚕业》GuangxiSericultureVo1.49N0.1.2012造和蚕蛾器官发生、形成的重大转折时期,同时也是雌蛹体内卵细胞急速成长至蚕卵和雄蛹体内生殖细胞完全成熟的时期。因此,种茧期可视为蛹体内的蚕种保护阶段,此时的环境因素对蚕蛹的生命率、化性、造卵、产卵量、卵质和次代蚕的强健性方面比蚕期的影响来得更为直接_l_。2.1做好种茧

5、收购期的管理工作。生产中加强种茧保护,避免种茧遭受高温冲击或产生蒸热等情况,这是影响制种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气温高时,种茧收购宜在早晚温度低时进行,最好用塑料筐装茧运输,每筐装茧数量不得超过容量的80%,避免蒸热。场内事先安排好种茧室,最好在种茧回场前30min把种茧室空调温度调至24℃左右,并及时组织工人卸茧,定量平摊到簸箕内保护。2.2合理进行温湿度调节。种茧保护的安全温度范围是2l~27℃。实践证明,种茧期适宜保护温度为24~25℃。高温(30c以上)条件下,种茧死蛹增加,出蛾率降低,且一蛾造卵数、产卵数均显著减少

6、。高温影响雄蛾生殖能力,造成不受精卵增多,蛹期中的高温冲击还是诱发生种的重要因素。低温(20℃以下)条件下,种茧产卵率低,不受精卵也多。种茧期湿度安全范围为70%~85%,化蛹时空气干燥,半蜕皮蚕增多;化蛾前夕空气干燥,蚕蛾羽化困难,半蜕皮蛹增多;蛾交配性能降低,甚至不能交配。若遇干热风,要加强补湿工作,但严禁在种茧上喷水,以防茧层含水率高,影响蛹的正常呼吸而增加死笼率。大量的蛹会导致种茧保护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加,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增加不受精卵和死笼茧,且随着蛹龄的增加受害加重。因此一定要开门窗换气,防止室内空气污浊。种茧期昼

7、明夜暗,能促使羽化齐一,因此要避免种茧期特别是裸蛹期夜间开灯,以免造成制种时陆续出蛾现象的发生l2J。3搞好发蛾调节种茧期的发蛾调节是保证对交批次品种发育平衡的最后环节。尽管对交批次品种的催青、收蚁均按计划进行,但由于饲养条件有差异,对交批次发育开差往往与预定日差不符。因此,应在种茧期采取措施及早进行调节。3.1发蛾调节的方法。发蛾调节是把发育快的品种保护温度适当降低,发育慢的品种保护温度适当提高,使对交批次品种同时等量发蛾交配。发蛾调节的方法:3.1.1根据对交批次品种的发育进度、观察蚕蛹体色变化进行调节。3.1.2根据各品种

8、蛹期经过所需积温进行调节。在大面积生产上,发蛾调节一般是凭实践经验,观察蛹体色变化来进行调节。蚕品种从上蔟到发蛾的天数,在保护温度21~27~C范围内,每升降1℃,可提前或延迟发蛾ld,每升降2℃,可提前或延迟发蛾2d。要注意的是,如从复眼着色开始调节,每升降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