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调查.pdf

四川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调查.pdf

ID:54590774

大小:236.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2

四川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调查.pdf_第1页
四川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调查.pdf_第2页
四川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调查.pdf_第3页
四川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调查.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川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调查.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川蚕业》2012年第2期四川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调查马露芸吴钢张学清陈伟(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成都610041)摘要:为摸清我省家蚕微粒子病发生情况与趋势,调查组对全省具有代表性的15个蚕种场及15个蚕桑基地县2006—2010年5年问蚕病发生情况,尤其是微粒子病发生、防治情况进行了普查。根据对微粒子孢子的季节性分布、区域性分布、补正检查、预知检查情况以及蚕沙处理、野外昆虫微孢子虫检出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出四川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微粒子孢子流行规律1调查背景茧育蚕病防治调查表”,对全省具有代表性的15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Nosema个蚕种场及l5个

2、蚕桑基地县2006—2010年5年间borabycisNaegeli)感染引起的唯一可通过胚种传染蚕病发生情况,尤其是微粒子病发生、防治情况进的毁灭性蚕病。我国将该病列入进境动物二类传染行了普查。病、寄生虫病名录,现行桑蚕原种、一代杂交种标3调查内容及分析准均将该病作为重要合格指标进行检疫判定。183.1种茧育世纪中叶该病在法国和欧洲发生大规模的流行,致3.1.1微粒子孢子的季节性分布调查使其养蚕业陷于绝境。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在川东、川北及攀西蚕区各选择一家具有代表初期,我省家蚕微粒子病暴发,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性的蚕种场进行微粒子孢子的季节性分布调查。3损失数千万元,间接经济损失

3、上亿元。90年代以家蚕种场2006—2010年春、秋季蚕前病原普查统来,我省对微粒子病防治高度重视,加强了种茧计表详见表1。育、丝茧育防治技术的落实,同时建立了蚕种质量表12006—2010年微粒子孢子分布春、秋季对比表监督检验机构,开展了桑蚕原种、一代杂交种母蛾、成品卵微粒子病检疫工作,有效地防治了家蚕微粒子病的暴发。但近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我省个别蚕种生产单位又有加重发生的趋势,造成人力、20o6498514060.8O7398971.31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2007453945141.13113122352.O8为摸清我省现阶段家蚕微粒子病发生情况与趋20o842O766021.

4、4314258155410.90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有效20o9413457291.76132896514.90控制微粒子疫病的发生与危害,促进我省蚕桑产业2010437515291.21129477425.73的健康发展,特开展本调查。合计22241727801.255920432795.542调查方法针对四川省蚕业生产特点和蚕病发生情况,分从表1可以看出:病原的存在以秋季为重,与别设计了“种茧育微粒子病防治调查表”和“丝微粒子病秋季发生大于春季发生的实际结果一致。收稿日期:2o12-o5-21作者简介:马露芸(1983一),女,硕士研究生,从事蚕种质量管理工作。

5、2012年第2期《四川蚕业》41造成的原因:一是与多次养蚕造成的病原积累蚕儿体质下降,给病原滋生创造了条件。有关。一年内连续养蚕造成蚕室、蚕具连续使用,3.1.2微粒子孢子的区域性分布调查每期蚕结束后消毒不彻底,废弃物处理不当给病原选择川东、川北及攀西蚕区具有代表性的蚕种的残留和积累创造了条件;二是与养蚕气候有关。场各一家,进行微粒子孢子的区域性分布调查。3春季气候适宜,桑叶质量好,蚕体健康易养;秋季家蚕种场2010年养蚕前抽样调查情况详见表2。高温多湿,桑树及杂树虫害严重,桑叶质量下降,表22010年微粒子孢子分布情况抽样调查表单位:个516366.98232146.0314596.

6、214524.444237.10284227.75271244.44l0998.26l2486455159.805747713.412332510.73136139.565835.1739923.08341521525311754841261814.29147151n加681927.94593107l8.042212913.12l2暑1410.945747.0236l130.563727820.97332987.881371913.8716218l】.1l734156.166891409368.8o16095.631172316699715215.25915863.742434612.

7、374334147j926533.85从表2可以看出:总抽样1683个,检出有毒等处;环境中的病原主要分布于居室如板凳、拌样本220个,占13.07%,病原分布以原蚕区为桶、立柜、床、灶门等处;桑树病原存在于虫口叶重,表现在带毒户多,桑树及其环境检出率高。病和桑园害虫。原分布频度,种场自有桑园、原蚕区的桑树及其环造成的原因:一是桑树、桑园及其环境受桑园境共检出88个有毒样本,占有毒样本总数的害虫及野外昆虫污染,微粒子孢子检出率高;二是40%;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