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

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

ID:5459337

大小:772.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12

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_第1页
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_第2页
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_第3页
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_第4页
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_第5页
资源描述:

《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官二代”与“富二代”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既得利益与继得财富的态度探讨张博(08300120155)侯杉珊(09300730103)西方的特权阶级:贵族中国的特权阶层:X二代2010年10月20日晚,药家鑫开车撞人后再补8刀杀死伤者。害怕撞到农村的,特别难缠!“官二代”马晶晶,被同学王鹏举报为在公务员招考中凭借父母官位而作弊成功。据称,马晶晶实考成绩144.7分,公布出来的288分是参照真正第一名、第二名考生282.5分和277.5的考分后给出的。奋斗管用还是“爸爸”管用问卷共随机发放70份,回收有效问卷59份,有效率84.3%。其中,大一16人,大二23人,大三

2、9人,大四11人。文、理、工、医参与调研人数分别为26,27,5,1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是根据经济、地位和权力来分层的,处在地位的等级体系顶端的人与处在底部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即生活方式与阶级处境相关。社会分为从低到高的十个阶层,以1~10标示。我校学生自我认同阶层平均值为:5.12,略低于中等水平(5.5),标准差为1.73,而对于“X二代”所处阶层的评价平均值为7.92,标准差为1.90。给出自我认同感量表:学生的平均得分23.9322,方差7.927607,标准差2.815601,有18.64%的同学自我认同感较差;72.88%的同学自我认同感一般,余下的

3、8.47%自我认同感良好。T5.以下有8个句子,每个句子后有4个数字,请根据自己目前在校园的实际情况,在每句后面选择一个答案并打“√”。1=完全不适用2=偶而适用或基本不适用3=常常适用4=非常适用1.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12342.我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生活;12343.我不能肯定某些东西是否合乎道德或是否正确;12344.我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适合我;12345.我的价值为他人所承认;12346.我感到自己生活中所做的事并不真正值得;12347.我对自己是这样的人感到骄傲;12348.我感到被忽略。1234与“X二代”大学生群体的分离意愿我校学生对于“X二代”的总

4、态度基本上是中性偏正面的,这也就足以解释我校大部分学生对于“X二代”大学生群体并无明显的分离意愿。由于社会及网络上所出现的种种对于“X二代”的负面行为的曝光使得我校学生近乎“亲切”的态度不甚合理,为此,我校学生的普遍解释是“我认为他们的行为出于骄纵而非道德上的败坏”(62.71%);“他们的行为体现出“X二代”的道德素质普遍低下”(27.12%)及“他们的行为不可原谅”(27.12%),还有15.25%的调查者认为“他们的行为可以校正,应当包容”。尽管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表现出对于“X二代”某些负面行为的理解和包容,并采取相对理性的态度对其进行评判,但是,在表达出明显意愿

5、的被调查者中(44.83%),对“X二代”奢侈生活方式持反对态度的占到了84.61%注:本图表中,蓝红黄分别代表三个最重要的影响找到理想工作的因素(重要性从高至低),而1~5分别代表五种影响因素:学历、阅历、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及个人能力。我校学生在职业选择的要素中极其看重个人能力,这也就能够清晰的看出我校学生在职业收获的预期。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我校学生总体上表现出了对于“X二代”较为中性的态度,即使对于他们各种铺张奢侈的生活作风颇有微词,但是我校学生对于金钱观和权力观有着正确的理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成就,即在充分满足个人兴趣爱好或谋生能力的前提下,争取谋

6、得更加丰厚的收入。在由权力社会走向能力社会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血统、出身、门第、人情、关系、特权和先天给定的东西,会抑制人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挥,轻视人的后天的努力奋斗;这就要求我们要确立“能力本位”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并积极建立个能力社会。身份社会,是指过于注秉名分而不大注重实效,特别注重外在形式而不大注重实际内容,格外注重外在标志而不大注重实力水平,十分注重出身、血统、门第,而不大注重努力、奋斗和业绩的社会。我们所期待的是一个注重实力、注重后天努力的社会,我们应当注重人的后天努力奋斗,焕发每个人的开拓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