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pdf

刺槐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pdf

ID:54599293

大小:87.66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03

刺槐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刺槐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3期林业科学刺槐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张华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贺家湾管护站,宁夏固原756099)摘要介绍了刺槐的林学特性,并从采种、种子处理、播种育苗、造林以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造林技术。以期为刺槐的育种造林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刺槐;林学特性;播种育苗;造林;抚育中图分类号$792.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3—0183一O1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又名洋槐,属蝶形花科刺播种方式以床作条播或大垄条播为多。播种量75~槐属的落叶

2、乔木。花期5—6月,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105kg/hm,深度以2—3cm为宜,播种后轻轻镇压,使种子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l0粒种子。生长迅速,木与土壤充分接触。一年生苗高1m即可出圃造林。一般产苗质坚韧,纹理细致,有弹性,是建筑、家具等重要的速生用材22.5万株/hm左右。经多次间苗,留5.25万株/hm培育大树种㈣。刺槐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萌蘖性强,根系发苗。圃地不易连作,并注意排水。连作苗木生长不良且易遭达,根具有根瘤共生,能吸收利用空气中的氮素,具有很好病虫为害。前茬易选择油松、臭椿、紫穗

3、槐、杨树、侧柏等轮的改良土壤作用『4_习,对土壤要求不严。有一定的耐干旱、瘠作,避免选择蔬菜或红薯地轮作。薄、盐碱、沙埋、高温和抗烟害的能力。因而是西北、华北地2.4造林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城乡绿化的优良树种。枝叶含氮量主要采用植苗造林。平原、沙地多采用全面、带状或穴高,是很好的饲料和肥料。花期较长,稠密芳香,是上等的蜜状整;山地采用水平节、水平沟、鱼鳞坑等;盐碱地多采用台源植物和香料。田或高垄整地。在植苗方法上,有带干和截干造林2种。在1林学特性春季多风而干旱寒冷地区,截干造林效果较好。在气候温刺槐为喜光树种.一般

4、阳坡比阴坡生长好。在海拔400~暖、湿润、少风的地区,采取带干造林。截干高度为5~10em,1200m地带生长最好,最适年平均气温5~7℃,幼龄期枝条栽植时露出地面2~3cm。常遭冻害。刺槐具有强大的根系,分布较浅,多集中在表土刺槐枝权较多,干形差,造林密度要适当加大,以促进层5~50cm内,呈放射状伸展,交织成网,固土性能较强,能林分及早郁蔽,培育优良干形。但郁蔽后要及时调整密度,适应土壤和大气的干旱,在华北、西北黄土丘陵和荒山阳坡增加光照,进行抚育间伐,才能促进生长。造林密度要根据及沙荒地带均能正常生长。林种、立地

5、条件和经营的集约程度而定。在厚层土上可适当2造林技术少些。一般可与杨、柳、榆、臭椿、紫穗槐等乡土树种带状混2.1采种交造林,剌槐2~6行,其他4—6行。而且混交林中剌槐的生刺槐种子于8—9月成熟,荚果由绿色变赤褐色.荚皮长量大于其纯林。提高生长量,减少病虫害、稳定林风,在造变硬,呈干枯状,种子发硬有光泽,即成熟。应适时进行采林中大量提倡。种。刺槐荚果虽能长期不落、不开裂,但采种过晚,种子易受2.5抚育管理到种子小蜂和种子麦蛾的危害。采集后晒干,脱离后装袋刺槐造林后的第1~3年,分别要进行除草松土3、2、1干藏。次。在除

6、草松土的同时,应及时摘除多余的萌芽,以利于幼2.2种子处理树生长。对截干造林的丛生枝,应在冬季除去多余的萌蘖枝刺槐种皮厚而坚硬。不易透水,且具有很多的硬粒或杂条,保留1枝主干。如果幼树干直,生长不良,可于早期进行质,播种前,用清水漂浮种子,去除杂质或硬粒,可用热水平茬复壮,再在萌生的枝条中选留1株健壮枝条即可。造林(20oC)浸种24h待种子吸水膨胀后即可播种。或对去杂质2~3年后,要进行修枝。宜在5—6月林木生长盛期,修去根后的种子用40℃左右的热水烫种10min后立即捞出堆积部萌生的乱枝及树干上的侧枝。修枝强度可用

7、冠干比表示,在地面。待种子表皮水分晾散即可播种。树高3m以上的,冠干比保持3:1:树高3~6m的,冠干比保2.3播种育苗持3:2;6m以上的为2:1或2:3。刺槐苗期怕涝、怕风、怕寒,盐碱,苗圃地宜选择砂壤3参考文献土。播种多在春季晚霜过后进行越早越好。春季特别干旱的[1]伍征明.刺槐的经济价值与造林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02(1):79—风大地区要提前对播种地进行平整做床、浇水,待地表晾散80.86.后即可播种。秋季宜晚,在初冬上冻前为好,以防播后种子【2】谢圣冬.刺槐的选育及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

8、008(20):57,61.【3]戴军士.浅析平凉崆峒区刺槐造林树种的适生性及技术要点【J】.甘肃发芽。科技,2012(5):153—154.作者简介张华北(1975一),男,宁夏固原人,林业助理工程师,从事苗[4]陈金平,兰再平,杨慎骄,等.黄河故道不同灌水方式刺槐人工林幼树圃育苗、林木培育、经果林栽培管理、生态公益林营造、森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