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习题教学中异样的“殊途同归”.pdf

例析习题教学中异样的“殊途同归”.pdf

ID:54599792

大小:74.08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03

例析习题教学中异样的“殊途同归”.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例析习题教学中异样的“殊途同归”.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2月Vo1.31No.03中学物理·错题分析·例析习题教学中异样的¨殊途同归”许冬保(九江市第一一中学江西九江320000)“殊途同归”原意是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B.枪应瞄准P0的右方偏过角射击,且cosO地.教学中用来比喻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是错(:.枪应向PO的左方偏过角射击,且tan0=误的,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正确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面试分析两例.I).枪应向PO的左方偏过0角射击,且sin0:例1如图l,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置于

2、光滑的水平桌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决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和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m以初速73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尸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幽2图3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求弹簧释放的势能.典型错解如图3所示,子弹的运动由圆盘切向速度lI,in^^^^^^^^^JC(盘相对地)mR和子弹发射速度(相对圆盘)合成,合运动方向指向盘心0.可见枪应向PO左方偏过角由数学知l识,有典型错解木块

3、A以初速。朝B运动,由于A、B碰撞sin0:.时间极短,木块C未参与作用.设碰后A、B共同速度大小为0,由动量守恒定律,有因此,选项D正确.2m=,0(1)错因分析这是教辅资料上广为流行的一道习题,上此后,A、B与C发生作用,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述求解的方法是运动的合成.圆盘作圆周运动,其切向速度大小为,由动量守恒定律,有与其半径成正比.因此,在子弹运动的过程中,圆盘切向速度3my=27nv(2)不断减小,子弹的合速度方向逐渐改变,子弹将作曲线运动,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c与A、B分离,设C离开弹簧犹如小船从河中向河岸运

4、动的情况(水流速度逐渐减小).正时,A、B的速度大小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该过程动确解答如下:量及机械能守恒,有由于子弹的速度较大,假设。》wR,因此惯性离心力,2my1+l?'lV(3)可略去不计,考虑科里奥利力f=2my。×,研究子弹相对PO的偏角,以圆盘为参考系较方便,忽略重力及其他阻力.(3)2+E:告(2m)十告(4)类比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受洛伦兹力(f=。×B)作用联立解得的情形,子弹在与圆盘平行的平面12E=:,(5).内作匀速圆周运动.于是,有朋错因分析该题文字明确指出:“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2my(式中

5、r为圆周运动的半压缩”,“使弹簧不能伸展”,“B、C可视为一个整体”这些文径).如图4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字表明,A以初速口。朝B运动,A与B、C整体发生碰撞,而得sin0.即sin:,选项D圈4不是A以初速。与B相碰,然后A、B整体再与C发生碰撞.因此,动量守恒定律方程应为3my=m。.由于所求速度正确.该题的解答已超出中学教学要求,不宜作为练习题与(1)式和(2)式所得结果相同.所以只要(3)、(4)式无误,使用.最后结果也相同.总之,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注重物理过例2半径为R的大圆盘以角速度旋转,如图2所示,程

6、的分析,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强化评价意识,提高有人站在盘边P点上,随盘转动.他想用枪击中在圆盘中心习题教学的有效性,谨防所谓的“殊途同归”.等高的目标0,若子弹的速度为。,则【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研究课A.枪应瞄准目标0射击题:物理习题教学及其评价的研究(代号yb15004)】·6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