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速的测量王浩宇.doc

声速的测量王浩宇.doc

ID:54699091

大小:225.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0

声速的测量王浩宇.doc_第1页
声速的测量王浩宇.doc_第2页
声速的测量王浩宇.doc_第3页
声速的测量王浩宇.doc_第4页
声速的测量王浩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速的测量王浩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报告:声速的测量王浩宇pb08203127一、实验题目:声速的测量二、实验目的: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方法,用干涉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三、实验仪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超声声速测定仪、频率计等四、实验原理:声速是声波在截至中传播的速度,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在时的声速(2)在时的声速(3)由波动理论知(4)1.驻波法测波长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叠加后合成波为:(5)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或波节)的位置Xn、Xn-1即可得波长。2.相位比较

2、法测波长从换能器S1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S2,所以在同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其中是波长,为S1和S2之间距离)。因为改变一个波长时,相位差就改变。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一、实验内容:1.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1)使与端面平行(2)调整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谐振频率2.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声速测量前移动游标,将从一端缓慢移向另一端,并来回几次,观察示波器上的讯号幅度的变化,了解波的干涉现象。测量时与之间的距离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均可,选择一个示波器上的讯号幅度最大处为起点,记下的位置,缓慢移动,依次记下每次讯号幅度最大时的位置,共12个值:(1)用逐

3、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和,由谐振频率和测出的,利用(4)算出声速,并计算误差。(2)记下实验室实验开始时的室温与实验结束时的室温,由式(3)算出声速理论值,与测量值比较,并对结果进行讨论。3.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连接仪器,在信号发生器输出接线柱上再增加一根导线,接到示波器的x输入,将示波器x扫描旋钮旋至“外接”。调节示波器使屏上出现李萨如图形。缓慢的增加或减小和之间的距离,屏上就会反复出现图1.1.3-2的图形,每移动半个波长,就会出现直线图形。测量时,将从声源附近慢慢移开,依次测出屏上出现直线时所对应的的位置共10个值。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波长、声速及其误差,将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4、并进行讨论。一、数据处理:1.声速的理论值实验开始时的室温:t=21.0摄氏度实验结束时的室温:t=20.8摄氏度平均温度t=20.9摄氏度声速的理论值:2.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声速谐振频率:测得的12个的值如下:单位:12345676.0481.0285.9890.9695.94100.80789101112105.76110.64115.60120.46125.40130.36(1)用逐差法计算:(2)求波长:故波长的最终表达式为:(3)求声速:故声速的最终表达式为:计算相对误差:3.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谐振频率:测得的10个的值如下:单位:1234576.0886.0095

5、.96105.84115.62678910125.46135.40145.40155.30165.18(1)用逐差法计算:(2)求波长:故波长的最终表达式为:(3)求声速:故声速的最终表达式为:计算相对误差:一、误差分析:1.测量仪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测量环境和仪器性能随机涨落的影响。2.发射换能器S1无法与游标卡尺绝对垂直造成的误差。3.无法控制读数时示波器现实的波形振幅是完全的最大,从而造成误差。4.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处于不稳定状态。二、注意事项:1.调节两换能器平行时,应将其贴紧,以保证其严格平行。2.温度一定要测量两次:实验前一次,实验后一次。3.由于信号发生器上没有微调旋钮,故调节是

6、要小心一点。4.当调节换能器S2时,不要忘记可以用微调。三、思考题:1.固定两换能器的距离改变频率,以求声速,是否可行?答:不行。原实验中所用的频率可以使系统处于和谐状态,从而可以时示波器上显示的信号幅度最大,得到的实验结果便最精确。但是若固定两换能器的距离而改变频率,会导致调节一段时间后,示波器内没有频率显示,也就无法进行实验了。所以不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