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doc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doc

ID:54711837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doc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doc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导入新课有时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使孩子沉湎于思索中,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究竟”的想法;有时可以创设悬念,抓住学生心弦,造成学生求知若渴的状态;有时可以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孩子们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产生非要学习的愿望;有时还可以用故事或玩游戏等形式开讲,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不论是采取何种形式开讲,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下面,就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谈

2、谈自己肤浅的看法:一、以旧引新式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由迁移规律可知,当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紧密时,教师就可以把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抽出来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引进新知搭桥铺路,形成正迁移。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之前,先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及分数应用题。如一桶汽油倒出 2/5刚好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然后将题中2/5改为40%,让学生计算,巧妙的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这样对知识得掌握也较为深刻。这样导入新课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二、设障立疑式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使心理是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教师要善于在静态的教材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先让学生报数,教师能很快说出能否被3整除,这样学生便被老师料事如神的本领而折服,头脑中便会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这样快在判别出来”

4、的疑问,使他们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迫切想知道这种判别方式,然后教师再顺利导入课题。三、故事激趣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新课伊始,教师如果把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通过自己语言的铺陈渲染、生动描绘,让学生随着幽默轻松或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并能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取得水到渠成的教学功效。。例如:《分数基本性质》一课的导入,教师编了这样一段童话:

5、一天,猴妈妈得到了三个同样大小的饼(演示三个圆纸片),她把三个饼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8份、12份,让三个孩子分别取其中的3份、6份、9份(板书3/4、6/8、/12),话音刚落,三只小猴子瞪大眼睛望妈妈,好像在说:妈妈今天怎么啦?3/4、6/8、9/12,一个个各不相同,以前妈妈可从不偏心呀?猴妈妈看透了小孩子们的心思,神秘地笑了笑说:“孩子们,妈妈的分配公平吗?为什么呢?你们好好想想吧?”这时,老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圆纸片,分别平均分成4份、8份、12份,然后取其中的3份、6份、9份(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要

6、对应好)进行比较,最佳的教学情境创设成功,该是讲授新课的时候了。四、操作探究式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的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把8根小棒分一分。”于是出现几种分法:“1根与8根”、2根与6根、3

7、根与5根、4根与4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最后一种分法的本质特征:“每份的根数一样多,这种分法叫作平均分。”这样导入新课,既让学生感受到在操作中获得新知识的快乐,又让学生对新课探究产生更大的热情。五、游戏导入式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体现“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或进行一些别出新栽的小竞赛,融知识、趣味、思想于一体,寓教于乐

8、,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例如,教授“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猜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象地揭示了钟面的特点和时、分、秒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了儿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六、联系实际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