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城乡规划博客.doc

河北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城乡规划博客.doc

ID:54717986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20

河北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城乡规划博客.doc_第1页
河北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城乡规划博客.doc_第2页
河北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城乡规划博客.doc_第3页
河北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城乡规划博客.doc_第4页
河北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城乡规划博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城乡规划博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2:河北省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一年二月目录1总则12县(市)域空间总体布局规划23中心城区规划84规划成果85附则9河北省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1总则1.0.1为统筹县(市)域城乡发展,规范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和技术深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借鉴有关省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编制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应当将整个县(市)域行政管辖区作为规划范围。1.

2、0.3编制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充分体现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紧密衔接,严格落实上位规划,并与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1.0.4编制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应当紧密围绕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城乡、集约发展的原则,体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想,强化城乡功能与空间的整合,突出空间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利用,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注重保护和体现地方特色。1.0.5编制县(市)域城乡总

3、体规划,应当综合评估上轮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并对涉及城镇化发展战略、生态环境容量、城乡发展规模和城乡空间布局结构等重大问题要进行专题研究。1.0.6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由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吸取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社会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对于有关意见的采纳结果,应当作为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报送审批材料的附件。1.0.7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包括县(市)域空间总体布局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1.0.8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以对城乡远景发

4、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1.0.9编制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应当包括编制规划纲要和编制规划成果两个阶段。规划纲要应确定县(市)域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思路和总体框架,以及各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发展方向;规划成果应统筹规划各类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点、产业、交通、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各类空间要素,有效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1.0.10编制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除执行本导则外,必须遵守国家和省有

5、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2县(市)域空间总体布局规划2.1县(市)域经济社会发展2.1.1综合评价县(市)域发展条件。对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及发展前景、社会与科技发展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镇村建设现状,提出县(市)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2.1.2制定区域发展策略、目标。明确与大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衔接关系及与周边城镇定位、功能、交通、生态空间的组织关系,提出区域协同发展策略和目标。发展目标应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基础设施、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内容。2.1.3明确产业发展布

6、局。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统筹县(市)域的产业发展战略,明确县(市)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以及产业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各类园区(开发区、产业聚集区)。2.2县(市)域镇村体系2.2.1确定城镇化发展战略。预测规划期末和分时段县(市)域总人口数量构成情况及分布状况,确定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城乡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2.2.2确定镇村体系。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和基层村的镇村等级结构;明确重点发展的中心镇,确定各乡镇发展定位、人口规模、职能分工、建设标准;明确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及

7、其建设标准,提出村庄整治与建设的分类管理策略;提出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2.2.3确定空间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各类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点、产业、交通、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各类空间要素,严格划定基本农田、生态绿地等非建设用地范围;确定各城镇用地的发展方向、规模、边界以及空间形态;确定城镇近、远期建成区(含独立型产业聚集区、新区)用地范围和居住、公共设施、工业、公共绿地等主要用地布局,并提出远景空间组织的合理方案与远景宜建设用地范围。2.2.4确定城乡用地结构

8、。明确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主要建设用地类别和规模、非建设用地(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域等)类别和规模,编制(县)市域现状和规划用地汇总表。建设用地总量预测应考虑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土地资源承载力、基本农田保有量、建设用地增量等因素,规划指标应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相衔接。2.2.5制定空间发展策略。在空间上妥善处理城乡建设与基本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不同区域的保护要求、产业属性和用地类别确定分区域的发展策略。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