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学设计(刘玉芬).doc

《蜜蜂》教学设计(刘玉芬).doc

ID:54723880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蜜蜂》教学设计(刘玉芬).doc_第1页
《蜜蜂》教学设计(刘玉芬).doc_第2页
《蜜蜂》教学设计(刘玉芬).doc_第3页
《蜜蜂》教学设计(刘玉芬).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蜜蜂》教学设计(刘玉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蜜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荔湾区华侨小学刘玉芬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2、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进行仿写。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蜜蜂,在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作者法布尔,他要做个试验,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二、学文1、师:是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2、请个别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划出:为了验证蜜蜂

2、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1)“——”作者是怎样做的?(2)“﹏﹏”结论是什么?3、同桌互动,看看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4、汇报板书捉━━做记号━━到两里路去放━━检查蜂窝5、按照法布尔做试验的过程,排列句序。(出示投影)()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

3、它们放出来。()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6、说一说,写一写1)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说一说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2)写一写:为了探究蜗牛喜欢吃什么味道的食物,在一节科学课上,老师和我们共同做了一个实验。我们首先___,然后___,接着___,最后___.实验结果是___。7、老师读句子1)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谁来演一演理解:四处飞散几乎师:蜜蜂飞回来容易不容易,从哪里看出来?出示句子:我想,它们飞得这样低,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怪不得当我放完

4、蜜蜂回家的时候,我曾经推测蜜蜂可能怎么样?8、实验的结论又是如何?(齐读有关句子)师:同学们,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蜂窝旁,看到被放到两里多路的蜜蜂飞回来了,你的心情怎样?最想说或最想做些什么?为什么?9、指导朗读出示句子: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地回来了。10、读到这,我最想知道是什么使这些蜜蜂能准确无误地回到家里?板书并理解“本能“,我们人也有很多本能,你能简单地举一两个例子吗?三、小组探究讨论:从作者的做法里,你受到哪些启发?四、拓展延伸法布尔,正是因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5、,所以才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奇迹,编写出深受人们喜爱的科普巨作----《昆虫记》,成为世界闻名的昆虫学家。《蜜蜂》仅是《昆虫记》中的一篇小文章。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可以阅读《昆虫记》。五、课后拓展作业(AB选做,C必做)A、用上“首先___,然后___,接着___,最后___。”要求把事情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B、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C、本周阅读书目《昆虫记》板书设计:14蜜蜂------《昆虫记》法布尔验证: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善于观察怎样做:捉→做记号→走两里路放→检查蜂窝用心思考结论:准确无误地回到自己的家(本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