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语训课.doc

如何上好语训课.doc

ID:54728964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如何上好语训课.doc_第1页
如何上好语训课.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语训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上好语训课一、要培养学生“说”的习惯,不要过多“正音”培养学生“说”的习惯,提高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这是我们聋校语言训练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语言训练的目标。我们语言训练的目标不是把这些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培养成可以利用口语进行正常沟通的人,我们也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确定这样的目标主要是我们的训练对象所决定的,从生理上来看,他们已经过了最佳的训练期(5岁以前是黄金训练期);从基础来看,他们的基础一定不会是很出色的,因为那些训练得比较好的孩子都去随班就读了。所以来我们这里的要么是年龄大,没有经过正规训练,要么是听力比较差,训练效果不是很好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

2、他们“说”的习惯。因为只有他们养成了“说”的习惯,也就是用口语表达的习惯,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才可能提高。要养成“说”的习惯,激发他们“说”的兴趣就是很重要的了,而过多的无谓的“正音”只会使他们觉得自己说的不好,逐步的丧失“说”的勇气和兴趣。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说”的勇气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提高。而我们现在看到最多的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反复的给孩子“正音”。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正音”是需要的,但要适可而止,不要做过多的、无谓的“正音”,特别对于一些胆小的、对口语没有信心的孩子更不能过多的“正音”,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二、要因材施教,不要“一视同仁”上面已经分析过了,聋校的孩子层

3、次比较多,根据我六年对83个一年级学生的统计来看,其中经过正规语言训练的孩子有29个,在普通幼儿园学习过的孩子有34个,第一次进入校园的孩子有20个。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样的学生结构对于语言训练课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经过正规训练的孩子需要学习新的知识,而在普通幼儿园读书的孩子要有适应聋校语言训练的过程,从未进行过正规教育的孩子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要多样,教学内容上也要有所侧重。在感情上“一视同仁”,但训练方法和内容上要有所不同。比如聋校语言训练教材第一册第一课,就应该重点照顾那些第一次进入校园的孩子,只要他们能专心听就可以了;对于其他的两类孩子要

4、有更高的要求,要能够模仿并且分辨不同动物的声音。三、要语言简练,不要有过多的干扰词汇语言简练是对教师的要求,对从事聋教育的教师,语言简练应该是基本的要求,对于从事聋教育语言训练的教师,语言简练就更重要了。有的语言训练教师教学方法很新颖,很能吸引学生,课堂气氛也很好,但就是教学效果不好,很多学生不知老师说什么。比如,聋校语言训练教材第一册第十课,是学习马路上的交通设施、交通规则和交通工具,其中有摩托车、自行车、轿车等16个词语。这课的中心是让我们的孩子明白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名称。教师在讲的时候,只需要指着图直接介绍“轿车”、“摩托车”、“自行车”就可以了,学生很容易记住,而且

5、很多学生可能不用上课就已经明白了。有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这位教师可能想多教一些知识给学生,就说:“大家看,这辆红色的车子,上面坐着一个戴头盔的人,这辆车和自行车很象,但是电动的,叫摩托车。”说了那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结果问学生,“这是什么车?”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红车”、“电车”、“头盔车”等等。其实问题就出在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干扰词汇太多。学生本身听的能力不行,主要是听看结合,只要稍微一走神,就不明白了。所以,我们要抓住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交通工具,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介绍那么多知识,学生也理解不了。四、要多让学生参与,不要只听(看)不做聋校总共六册语言

6、训练教材,虽然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可以让学生参与表演的东西比较多。比如第四册,一共十六课,一共有五十多个生活情景可以表演的,我们要多利用情景会话内容进行教学。聋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和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进行情景教学。当然,情景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先作好设计,最好可以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有新鲜感,再准备一些奖品,激发他们表演的欲望。我们很多老师这方面都做的很好,但也有少部分教师嫌准备道具麻烦,不愿意进行情景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很好。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取得好的教学效

7、果。我们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不要让他们只是作为看客,而是让他们成为参与者,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提高,学习效果才会好。五、要多让学生说,不要只是读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读”的作用,例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都体现了“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语言训练课就更是应该体现“读”的重要性了。我经常看到有些老师在“读”上下足了工夫:既有全班读也有个别读,既有男女生比赛也有前后排竞争,既有分角色读也有老师领读……我觉得凡是能想到的读的方法和形式,老师都想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