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刘春红.doc

音乐教学刘春红.doc

ID:54730601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音乐教学刘春红.doc_第1页
音乐教学刘春红.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刘春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歌唱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刘春红  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曾说:“音乐、文学、数学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德国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曾说:“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可见音乐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特别是早期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婴幼儿音乐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因此幼儿园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是相当必要的。如何将幼儿引入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美,是值得每个幼儿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歌唱是人类表达、交流情感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它是

2、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幼儿到了3岁,就初步有了想把歌曲唱好的愿望,而且借助歌唱活动进行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能力也大大增强。因此,歌唱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育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还可以引导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美感,进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正如奥尔夫所说,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幼儿对于声音的敏感性与生俱来。有报道曾指出,处于新生儿期的孩子就对声音具有感知能力,几个月的婴儿都会有意识的寻找声音传来的方向。这是幼儿感知、欣赏音乐的经验基础。而在幼儿园日常的音乐活动中

3、,歌唱活动又是幼儿最喜欢、也最容易获得成功经验的活动形式。因此,从歌唱活动入手,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美是最简便的途径。在歌唱活动中恰当的使用一些教育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还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感知歌曲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初步获得欣赏音乐的经验。一、利用动作支持策略,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  手势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便于教师操作和演示;同时也便于幼儿进行观察。在歌唱教学中,一些能用手势表现歌词的歌曲,无论是单独使用手势引导策略或与图谱支持策略相结合,都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感受歌词情趣性的特点

4、。在小班音乐活动《听听谁来了》中,幼儿在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后,教师又用手势引导幼儿演唱歌曲,多数幼儿可以跟随老师边做动作边演唱;兴趣极高。在中班歌唱活动《三只猴子》时,教师利用手势变化引导幼儿记忆歌词,多数幼儿能边做动作边演唱,手势的辅助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二、借用图谱理解歌词,形象、深刻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许多孩子对歌曲曲调容易熟悉,但是对歌词却形成不了记忆,以致出现孩子哼着曲调却咿咿呀呀不懂表达歌词内容或自改歌词的现象。虽然我们教师对其进行了反复纠正、提醒,但孩子们依然如故。对此,经过认

5、真观察、思考,我在假设其中原因是孩子们对歌词内容不理解或歌词内容抽象容易遗忘的前提下,把歌词的内容以图谱形式表现,让幼儿观察图谱,使他们对图谱产生正确的理解,然后运用孩子们喜欢的讲故事的表达方式把图谱内容表达出来,这样循序渐进地在孩子们理解和表达图谱内容基础上,让他们再去记忆歌词。我就发现孩子们已较之原来更容易记住歌词,许多孩子也表示这种记忆形式形象而又深刻,即使暂时遗忘了,再借助回忆图谱中的故事情节也能很快联想到歌词的内容。三、利用游戏激趣策略,引导幼儿创编歌词或动作。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

6、动之一,引导幼儿在音乐情景中进行游戏,既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又能够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达情感。对于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非常有效。例如,在大班歌唱活动《猜谜歌》第二课时,教师抓住了幼儿喜欢参与猜谜活动的特点,请幼儿自己设计谜面仿编《猜谜歌》。由于准确的把握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幼儿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的设计歌词进行仿编。在完成学唱歌曲目标的同时,也充分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又如,在小班歌唱活动《猫捉老鼠》第二课时,教师以游戏化的情景提出问题:“小老鼠跑来跑去是什么样子?”“

7、小老鼠吃米、睡觉、遇到大猫又是什么样子?”并请幼儿用动作加以表现。每个幼儿的动作都非常的生动、形象,也充分符合歌词的内容。可见,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远远超过教师及成人的预想。只要利用恰当的游戏情景进行引导,给幼儿充分表达的空间,幼儿就能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四、从说歌词到唱歌词的过渡在学唱新歌时,孩子们常常有忘词或走调的困惑问题。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观察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注意力无法同时兼顾记忆歌词和唱准音调两方面的内容,由此出现顾了音准却顾不上后边唱词内容或记住了歌词内容而音准又没把握

8、好这种鱼和熊掌无法兼得的现象。于是教学中,我就在孩子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设计让孩子跟琴声说歌词的情节,这样他们在配乐说歌词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进行词与音乐节奏的合拍练习,还可以感受曲调的特点,并在同时练习中对旋律也渐渐熟悉起来。练习数遍,孩子们对歌词产生了记忆,然后我们再要求他们把歌词唱出来,这样过渡,轻而易举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是一个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后我还将深入的对音乐活动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