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

ID:5473205

大小:6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4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鱼台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是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1~2题。Ⅱ阶段欧美香港、台湾等地中国、越南等地I阶段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2、该产业部门属于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4、下列自然

2、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A、滑坡-台风-雷暴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D、地震-山崩-泥石流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5-7题。5、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6、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7、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2008年9月上旬,飓风

3、“古斯塔夫”、“汉娜”、“艾克’”和“约瑟芬”排着队穿越大西洋,向加勒比地区和美国东南沿海袭来,使途径地区遭受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图,回答8~10题。8、以下能反映飓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9、对飓风进行监测预报的主要手段是A、GPSB、GISC、RSD、雷达10、减轻飓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监测预报②限制工业生产规模③保护和恢复原有湿地④加固海岸堤防⑤修建水库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11、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A、甲型HIN

4、I流感会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B、交通事故减少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D、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12~13题。12、关于5月12日汶川地震,叙述错误的是  A、释放的能量约为6级地震的900倍B、北京高楼居民比底层居民更能感觉震动C、震源较浅是破坏程度大的重要因素D、与通海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同属一个地震带13、关于人类活动与地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5、  A、地震发生的原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B、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多为破坏性地震C、发生在海底的地震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D、人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读下面“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完成14~15题。14、反映泥石流现象的是A、aB、bC、cD、d15、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A、aB、bC、cD、d16、右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17、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

6、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③狂风④大雨或暴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下表,回答18~19题。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①5408.81.647.451.040627②11674.48.850.241

7、.014908③4340.919.540.040.56565④1180.023.840.236.0314018、上表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19、上表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0~21题。20、“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2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8、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22、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23~24题。23、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