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志煤矿井巷工程

洒志煤矿井巷工程

ID:5473454

大小:10.47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7-12-14

洒志煤矿井巷工程_第1页
洒志煤矿井巷工程_第2页
洒志煤矿井巷工程_第3页
洒志煤矿井巷工程_第4页
洒志煤矿井巷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洒志煤矿井巷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6施工组织设计5.6.1总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简介第二章工程概况一、交通位置二、矿井概况三、设计主要特点四、气象及地震五、矿区地质六、煤层七、水文地质条件八、其它开采技术条件九、本标段与矿井开拓系统的关系第三章矿井建设前期准备一、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及要求二、施工准备第四章施工测量控制第五章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方案二、施工方法三、施工通风及防尘四、建井期瓦斯预测五、建井期间水患的予测六、建井期地质测量工作第六章主要施工工艺第七章工期承诺及工期保证措施一、工期承诺及违约二、工期保证措施第八章质量承诺及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承诺及违约二、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第九

2、章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一、安全保证体系二、安全保证措施第十章环境保护措施一、在降低噪声方面二、在防止水质污染方面三、在防止生活垃圾污染方面四、在防止大气污染方面第十一章文明施工措施一、健全管理机构二、场容、场貌三、物资设备四、综合治理第十二章降低造价措施一、成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强化系统管理。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三、搞好成本核算,健全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全面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四、加强施工管理,多方位全过程地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五、搞好经济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以此推动企业经济管理。六、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3、,以科技为先导来提高效率,降低消耗。第十三章竣工移交一、抓紧完成收尾工程二、做好矿井移交生产的技术准备三、机电设备试运转及试生产四、竣工验收5.6.2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施工队伍简要情况表5.6.3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人员表5.6.4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施工设备和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表5.6.5劳动力计划表5.5.6资金流估算表5.6.7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表5.6.8临时用地表5.6.9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5.6.10施工总平面图5.6.11施工技术文件及其他投标资料表第一章工程简介1、项目名称:国电贵州六枝洒志煤矿井巷工程;2、建设地点:

4、洒志煤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洒志乡,与县城直线距离约50km。矿区距六枝特区郎岱镇及水黄高等级公路约3公里,有矿山公路到达矿上,交通条件较理想。3、资金来源:企业自筹。4、工程范围:所有井巷工程(以施工图为准)。5、计划工期计划工期:15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6月;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9月。6、质量要求:达到现行《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煤炭工业新建矿井验收补充规定》,并一次性验收合格。第二章工程概况一、交通位置六枝特区洒志煤矿位于六枝特区南西洒志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7′52″-10

5、5°20′00″,北纬26°04′09″-26°05′33″。行政区划隶属六枝特区洒志乡管辖。矿区距六枝特区县城约50公里,距郎岱镇约3公里,矿区有乡村公路与水黄高等级公路相接,矿山距贵昆铁路新窑站约33公里,交通方便。二、矿井概况矿井由6个拐点圈定,东西长约3.7km,南北宽约0.6km,面积2.4km2,准采标高+1500—1100米。1、原设计洒志煤矿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共八层,从上到下分别为1#、2#、3#、7#、16#、17#、18#和19#,煤层厚度分别为1.97m、0.74m、1.75m、3.70m、1.05m、0.97m、2.44m和1.

6、25m,煤层层间距为11m、13m、44m、120m、13m、11m和14m。煤层倾角53~58°,平均为56°。在井田煤层露头附近有老窖采空区,开采深度不大。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案,在井田中部煤层顶板向煤层施工主平硐(x=2885786,y=35531648,z+1430m)、副平硐(x=2885811,y=35531598,z=+1430m),在井田中部煤层露头线附近布置回风平硐(x=2885390,y=35531480,z=+1500m),延伸主、副平硐到达7号煤底板,施工井底车场,沿7号煤层底板向上施工一组上山(运输上山、轨道上山、回风上山),与

7、回风平硐联通,布置上部车场,形成一采区开拓系统;在7号煤层底板向东西两翼布置运输大巷,由于本矿井田较长,煤层倾角大,设计将主平硐水平以下沿走向划分为三个采区;考虑到7号、16号煤层间距达到了120m,经综合分析,将煤层划分为上煤组(1、2、3、7号煤层)和上煤组(16、17、18、19号煤层),采用分组联合开拓,分别在7号、16号煤层间布置各采区下山(运输下山、轨道下山、回风下山);每个采区均采用正反向石门直接在上、下山两边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井田中部主平硐标高以上划分为一采区,主平硐以下划分为十二个下山采区,全矿井划分为十三个采区。2、现状井下部分:

8、矿井已施工了主平硐(x=2885727,y=35531579,z+1446.8m)、副平硐(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