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鞣剂选择.ppt

一复鞣剂选择.ppt

ID:54744911

大小:1.46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5-04

一复鞣剂选择.ppt_第1页
一复鞣剂选择.ppt_第2页
一复鞣剂选择.ppt_第3页
一复鞣剂选择.ppt_第4页
一复鞣剂选择.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复鞣剂选择.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复鞣剂的选择根据坯革质量的优劣和成革品种而定例如:全粒面、修面、绒面、水染革通常采用多种鞣剂混合复鞣法(二)复鞣剂加入顺序1、合成鞣剂对植物鞣剂的渗透影响合成鞣剂的加入顺序对粒面平细、柔软性、弹性有着重要影响(指示和引导作用)先加合成鞣剂或同时加入,都可促使植物鞣剂渗透,而先加合成鞣剂可促使植物鞣剂较多从粒面渗透,成革柔软、粒面平细(见下页ppt)。为什么?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复鞣的控制四川大学鞣制化学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复鞣的控制2.其它鞣剂对植鞣剂渗透的影响(1)树脂鞣剂树脂鞣剂和植鞣剂同时加:粒面和肉面两面渗透(a,b);树脂鞣剂先、植

2、鞣剂后:粒面渗透多,鞣质在粒面分布量少,但粒面紧实(c)。为什么?四川大学鞣制化学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复鞣的控制(2)戊二醛可使鞣质均匀渗透(见上页图,e),为什么?(3)亚硫酸化油鞣质从粒面渗透受阻,多从肉面渗入,成革柔软、粒面松驰(见上页图,d),为什么?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复鞣的控制四川大学鞣制化学(4)聚合物鞣剂先加聚合物鞣剂,能促使合成鞣剂和植鞣剂透入皮革粒面下层,成革柔软、粒面紧实、弹性好,为什么?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复鞣的控制加入顺序与鞣剂在革内分布及对成革性质的影响:1、同时加鞣剂,鞣剂竞争结合,结合性强的鞣剂容易在外层结合2

3、、占位效应,先加入的鞣剂容易在外层结合(粒面紧实与松弛)3、先进皮内的鞣剂,对后进入的有引导和指示作用(成革紧实性和丰满性)4、皮内鞣剂的分布影响到后续油脂进入的深度和分布,影响皮革柔软性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复鞣的控制(二)复鞣剂加入顺序(三)复鞣剂用量依成革品种而异(四)液比一般在1.0~1.5(五)温度30~45℃低温:利于渗透、粒面细致高温:利于结合(六)溶液pH值(pH由高→低)阴离子鞣剂:pH低、收敛性强、渗透性差(七)时间铬复鞣:一般过夜其它复鞣:达到要求后,尽量缩短时间四川大学鞣制化学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复鞣的控制(八)中和1.中和目

4、的①除去游离酸,使革耐贮存②降低革的表面正电性,适应复鞣、染色、加油2.中和程度一般规律:中和多深、染色加油多深,为什么?中和过度:成革空松、粒面粗糙皮革柔软:中和深透(甲基红,全黄)弹性较好:中和至一定深度(甲基红,一线红)甲基红:4.4(红)~6.2(黄)溴甲酚绿:3.8(黄)~5.4(兰)3.中和效应(p230,表5-3,图5-5见下页)NaHCO3:中和深透,但易造成中和过度;甲酸钠和醋酸钠:蒙囿性的中和剂,中和较缓和。四川大学鞣制化学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复鞣的控制四川大学鞣制化学4.合成鞣剂中和中和原理:阴电荷的鞣剂与铬革阳电性中和。优点:中和

5、作用缓和,不易发生中和过度;降低革的正电性,有利于染色、加油。中和剂:Bayer,TanniganPAK;BASF,TamolGA四川大学鞣制化学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复鞣的控制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5.中和与复鞣的顺序铬复鞣:先复后中和植物鞣剂、合成鞣剂和树脂鞣剂:先中和后复鞣戊二醛:先中和,先复鞣均可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复鞣的控制实验工艺(E)和对比工艺(C)的主要操作流程软化传统工艺实验工艺浸酸预鞣铬鞣铬复鞣片皮削匀中和片皮、削匀复鞣、填充一体化鞣后处理染色、加脂二、复鞣合理化第二节复鞣的控制操作+%化料T(℃)t(min)备注预鞣100水40

6、+10预鞣剂6×60停鼓过夜,次日转30min出鼓搭马,片皮削匀,称重。片皮厚度为1.1,以后化料用量以削匀皮重计。回水200水25120一体化鞣后处理80水25+1.2酸性黑NBK+1.5氯化铝4040+2.0BasyntanAN30+2.0LipodermA1604-5倍热水乳化后加入+6.0SF-1铬鞣剂120+1.0ReluganGTW60+2.0ART-160+1.5小苏打/甲酸钠30pH5.0-5.5100热水+2.0LipodermA158604-5倍热水乳化后加入3.0PELASTOL94S3.0PROVOLBA+0.5甲酸10倍水稀释,pH4

7、.0水洗200常温水洗液澄清实验工艺成革的总体外观评价在成革质量基本相当的前体下,实验工艺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以下优点:1)总化料和水的消耗量分别减少为40%和45%;2)废水总量、悬浮物、COD和BOD分别削减了53%、39%、58%和55%;3)废水的色度减少90%;4)工艺简化,时间缩短。项目成果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二等奖二、复鞣合理化第二节复鞣的控制controlexperiment参考文献:张涛、陈武勇、孙宏斌,一种清洁制革水场处理工艺:预鞣-鞣后一体化处理[J],中国皮革,2010,39(19):22-26复鞣剂吸收率:60-80%复鞣、染

8、色、加脂废液COD约占50%复鞣生态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