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doc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doc

ID:54761598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1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doc_第1页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doc_第2页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doc_第3页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doc_第4页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提要: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6课,其中有欣赏课、绘画课、工艺美术课。本册绘画课中,记忆画和写生创作画为主;工艺课中安排了表现和制作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河北版五年级教科书本着以促进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理念,力争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选择符

2、合五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形成了新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6课,其中有欣赏课、绘画课、工艺美术课。本册绘画课中,记忆画和写生创作画为主;工艺课中安排了表现和制作。  二、学期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5、学习手工的基本制作方法。  (二)难点:  1、培养学生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

3、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学期总体目标  (一)绘画  1、观察、认识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2、学习人物面部表情画法,进行写生练习。  3、把生活或想象中某个有意思的情节表现出来。  (二)工艺  1、学习单线体、黑体、变体美术字的写法。  2、学习简单的构成知识,进行构成练习。  3、用剪、折、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纸工模型。  (三)欣赏  1、观赏家乡自然风光。  2、欣赏中国画。  3

4、、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四、学生分析:  该年级段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学生在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五年级的学习兴趣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的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对教材的内容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安排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课题穿插教学。  五、教学进度  第二周 巧

5、置换2课时  第三周 自画漫画像课时  第四周 漫画与生活2课时  第五周身边的风景2课时  第六周 (放假)  第七周从不同的视角表现2课时  第八周 操场上2课时  第九周 盘泥条课时  第十周 瓶子巧装饰2课时  第十一周 以墨代色课时  第十二周 看大戏2课时  第十三周 搭座桥2课时  第十四周 喂,你好2课时  第十五周 电子贺卡课时  第十六周 木版年画2课时  第十七周 我们爱读书课时  第十八周 多彩的民族服饰2课时  六、教学模式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本期的教学活动中,

6、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室内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想像与写实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七、教学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期末考核评定。  八、教学措施  (一)继续发扬优点:  1、加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评价方式趋于更完善,从而体现以人为本,使评价人人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不断地改变教法,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培养。  3、创设空间,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

7、)克服的缺点:  1、重点研究探究式学习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如:搜集资料的能力、小组探究合作的能力等。  2、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正确地处理好双基与创造力的关系。  3、努力改变教法,大力发挥师生的作用,使美术学习成为一种文化学习。  4、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学习,了解更广泛地的探究性学习。  5、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