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doc

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doc

ID:5476394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1

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doc_第1页
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doc_第2页
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doc_第3页
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doc_第4页
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茶具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    冲泡好一杯佳茗,配具也必不可少,尤如绿叶之于红花,彩云之于明月,有映衬之妙。古时痴迷茶艺的文人雅士,无不把茶具的选择搭配,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苏东坡的“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玉红”,范仲淹的“黄金碾畔玉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茶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有鉴赏把玩的趣味。  茶具,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也在风格上有了一些变化。唐代煮饮团饼茶,不仅有团饼茶炙、碾、罗的器具,有煮茶、调茶的用具,还有茶汤盛饮的器具等;宋代煮水不煮茶,直接冲点,茶具略有减少;明代后用撮泡法,省去炙、碾、罗等器具,茶具主要

2、是壶和杯盏。茶壶、茶盏历来风行瓷质。明清以来,紫砂具列为贡品,紫砂茶壶也受到广泛欢迎。  唐代各窑均烧制茶碗,陆羽在《茶经》中说:“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陆羽十分青睐浙江越窑产的青釉茶碗。实际上唐朝河北邢窑所产的白釉瓷很著名。李肇《唐国史补》说:“邢白瓷器……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对此一说,陆羽不大赞同,他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类冰似玉的越瓷茶碗,恰恰映衬出茶汤的醇厚鲜亮。陆羽进一步解释说:“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邢州瓷白,茶色红;寿

3、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陆羽选择茶具,侧重于审美的艺术感觉。陆龟蒙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亦有艺术的意韵在里面。  我国瓷器肇始于汉。在浙江省上虞市曾经出土过一批东汉时期的瓷器,经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浙江考古研究所鉴定,证实这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古窑址在上虞市西南的上浦乡石浦村小仙坛。这说明我国瓷器生产已有近2000年历史了。但彼时的瓷器只是上釉的陶器,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实成功于唐,以浙江余姚上林湖的越窑、湖南常德等地的鼎窑、湖南湘阴的岳州窑、洞庭湖沿岸的岳州窑、河南禹县的钧窑、河北曲阳的定窑、河北内丘等的邢窑为著名

4、。唐诗人韩偓有诗写道“蜀纸麝煤添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纸墨佳可添笔兴,茶具精能助茶香。诗人赞叹用越窑制的清瓷茶碗盛放茶水,茶香四溢,茶色澄澈,令人身心愉悦。  宋时茶具趋向小型,多用盏盅。盏盅是一种小型的碗,敞口小足。为方便拿取,也有外加一个托碟的。宋时盛行斗茶、分茶,茶以“纯白为上真”,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当时斗茶者以茶面泡沫洁净,着盏无水痕,又能耐久者为上佳。以黑盏来衬托乳花白沫,鲜明夺目,实在是一幅静美的图画。  宋代黑釉盏中以福建建阳的水吉镇,主要烧制宫廷御用茶盏。建窑所产兔毫盏为珍品。其他如四川广元窑、江西永和窑、陕西耀州窑也有烧制,品质也

5、为上乘。兔毫盏,釉面以茶褐、黑色交杂,形细如毫。然而,釉料的调制往往无法控制釉面兔毫的形成,有时会因釉点下垂,出现周围乳浊或油滴状大小不等的银灰色斑点,这就是油滴盏,它的油滴结晶状是偶然天成。有时还会因釉料在烧制过程中未熔融的部分形成褐色斑点,形似鹧鸪羽毛般,这便是鹧鸪斑茶盏。另外,青瓷、白瓷茶碗在当时也颇为流行。  明代流行的茶具,则以宣窑所产的白釉小盏最著名。明时的茶叶,从蒸青团茶、蒸青散茶,到炒青散茶,采取全叶撮泡。可说是茶美盏美文美。无论蒸青茶还是炒青茶,都颜色碧绿,茶汤澄澈,故茶盏不再以青瓷为贵,亦不用黑釉茶盏,而是“盏以雪白者为上”。纯白的茶盏作底色,使茶

6、叶茶汤更现宝光流转。明张源《茶录》说:“茶以青翠为胜,涛以蓝白为佳……玉茗冰涛,当怀绝技。”  陆羽爱青瓷,蔡襄贵黑盏,张源却以盏白为上。他们个人的喜好不一,但从茶具颜色与茶汤颜色两相衬益,发茶香、助茶色而言,他们的审美出发点又是一致的。品茶作为一种生活艺术,配置茶具,是需要有点艺术素养的。  紫砂茶具在明代惊艳登场,备受推崇。尽管在宋代已有紫砂茶具,不过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里说:“荆南土俗雅尚陶,茗壶奔走天下半。”清时,“惟壶则宜兴茶壶精美绝伦,四方皆争购之。”一时间紫砂茶具成为风行天下的宝物。  紫砂茶具中最突出的是壶。紫砂壶的原料是宜兴与

7、长兴所独有的宝藏紫砂泥土。此种原料性能单异令人叫绝。紫砂壶里外不施釉,在十分致密的砂土中间,有肉眼看不到的气孔,透气性良好。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天腊月,急注沸水,不会爆裂,传热缓慢,茶易保温持久。用紫砂壶沏,既保有茶香,又无闷滞感,而且使用越久,壶身越发润泽。  紫砂壶以小为贵。历来茶家都认为,“茶性狭,壶过大,则香不聚。”《阳羡名陶录》记:“壶供真茶,正如新泉活火,旋沦旋啜,以尽色、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香茗,俾得团结氤氲。”独自品茶,愈小愈佳。多人共饮,最好每客一壶,才能深解意趣。紫砂壶的壶身有高矮两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