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网络课件第18章脑功能不全课件

病理生理学网络课件第18章脑功能不全课件

ID:5479710

大小:622.5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7-12-13

病理生理学网络课件第18章脑功能不全课件_第1页
病理生理学网络课件第18章脑功能不全课件_第2页
病理生理学网络课件第18章脑功能不全课件_第3页
病理生理学网络课件第18章脑功能不全课件_第4页
病理生理学网络课件第18章脑功能不全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网络课件第18章脑功能不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八章脑功能不全(Braindysfunction)第一节概述脑是调节与控制各系统器官功能的中枢。学习记忆、思维分析、意识行为、情感均由脑调控。当各种因素导致脑的功能异常,出现认知障碍和/或意识障碍,称为脑功能不全。脑的结构:脑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脑的血液供应:椎动脉和颈内动脉椎动脉脑疾病表现特征:1.病变定位与功能障碍关系密切2.相同的病变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可出现不同的后果3.成熟神经元无再生能力4.病程缓急常引起不同的后果.第二节认知障碍认知功能泛指脑部处理、储存、提取与操作运用外

2、界信息的能力,是机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包括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随意、心理和社会行为。认知障碍是指与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失用、失认、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一、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一)学习、记忆障碍记忆是处理、储存和回忆讯息的能力,与学习和知觉相关。记忆过程包括:感觉输入→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储存讯息的回忆等过程。大脑皮层不同部位受损伤时,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记忆障碍。如:颞叶海

3、马区受损,主要引起空间记忆障碍,蓝斑、杏仁核区受损,主要引起情感记忆障碍。认知障碍表现形式:●学习、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痴呆●其他精神、神经活动的改变(二)失语失语是由于脑损害所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三)失认失认是由于脑损害所致的不能通过某一种感觉辨认以往熟悉的物体,但可通过其他感觉认识的现象。(四)失用失用是由于脑损害所致的不能在全身动作的配合下,正确地完成那些本来已经形成习惯的动作。(五)其他精神、神经活动的改变患者常常表现出语多唠叨、情绪多变、焦虑、抑郁、激越、欣快等精神、神经活

4、动方面的异改变。(六)痴呆痴呆是认知障碍的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指由慢性脑功能不全产生的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记忆、认知和思维功能障碍,或伴有语言、运动技能、情感及人格障碍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症。多种痴呆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中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老年认知障碍)老年痴呆(老年认知障碍)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老年痴呆(老年认知障碍)已成为老年人群中继心血管病、恶性肿瘤、中风之后的第四大“杀手”。AD是典型的老年认知障碍,即老年痴呆。

5、老年痴呆(老年认知障碍)可分为三期: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减退、健忘、活动减少、易疲劳,头昏、眩晕,心悸,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情感淡漠,抑郁。此时往往不被家人注意。中期:症状主要为自知力缺损,定向力障碍,如有走失现象,在家中找不到卧室或厕所;远期记忆力下降;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减退;大多数患者可伴有妄想等精神症状,以关系妄想(怀疑亲人有外遇)、被窃妄想和贫穷妄想最为多见;情感和行为改变,如焦虑、抑郁、易激惹、欣快、冲动,失眠,漫游等。晚期:患者会出现失认,对语言的理解和运

6、用能力完全丧失,四肢挛缩,大小便失禁,长期卧床等。大脑皮层正常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异常神经肽异常神经营养因子异常认知障碍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神经肽神经营养因子正常状态脑功能不全病因及发病机制多巴脱羧酶多巴胺β羟化酶胆碱乙酰转移酶水解或α-酮戊二酸联合脱氨基多巴胺多巴酪氨酸α1α2β受体α1受体过度激活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CoA+胆碱乙酰胆碱谷氨酰胺谷氨酸酪氨酸羧化酶兴奋性毒性认识障碍2、脑组织蛋白质异常聚集脑组织蛋白质异常聚集可见于脑神经细胞退行性变性疾病中,如AD(阿尔茨海默病)、PD(帕金森病)、

7、HD(亨廷顿病)、CJD(海绵状脑病)等。基因异常蛋白质合成后的异常修饰脑组织慢性感染3、慢性脑缺血性损伤能量耗竭和酸中毒细胞内钙超载(3)自由基损伤(4)兴奋性毒性(5)炎症细胞因子的损害4.环境代谢毒素对脑的损害5.脑外伤6.脑老化(二)慢性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三)精神、心理异常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如负性生活事件、处境困难、惊恐、抑郁等。(四)人文因素的影响认知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三、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一)对症治疗和对神经保护性治疗(二)恢复和维持神

8、经递质的正常水平(三)手术治疗第三节意识障碍意识指人们对自身状态和客观环境的主观认识能力,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高形式。意识包含觉醒状态和意识内容两个方面。意识障碍指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状态和/或客观环境,不能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一种病理过程。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所引起,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意识障碍的病理学基础是大脑皮层、丘脑和脑干网状系统的功能异常。一、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的脑结构基础(一)脑干网状结构功能障碍(二)丘脑功能障碍(三)大脑皮层功障碍意识的维持是脑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