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栽培技术.doc

茶树菇栽培技术.doc

ID:54851679

大小:3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22

茶树菇栽培技术.doc_第1页
茶树菇栽培技术.doc_第2页
茶树菇栽培技术.doc_第3页
茶树菇栽培技术.doc_第4页
茶树菇栽培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树菇栽培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茶树菇栽培技术第一节茶树菇基本知识一、茶树菇营养价值茶树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所含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6.8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都高于其它菌类,中医认为该菇具有补肾、利尿、治腰酸痛、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是高血压、心血管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其味道鲜美,脆嫩可口,又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是美味珍稀的食用菌之一。茶树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所含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其中

2、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6.8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中医认为,该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根据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检验报告,茶树菇营养成分为:每100克(干菇)含蛋白质14.2克,纤维素14.4克,总糖9.93克;含钾4713.9毫克,钠186.6毫克,钙26.2毫克,铁42.3毫克。茶树菇富含人体所需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十七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物质

3、)和十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与抗癌多糖。中医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无毒,益气开胃,有健脾止泻。具有补肾滋阴、健脾胃、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防病能力的功效。常食可起到抗衰老、美容等作用。临床实践证明,茶树菇对肾虚尿频、水肿、气喘,尤其小儿低热尿床,有独特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树菇由于含有多量的抗癌多糖,其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高达80%~90%,可见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因此,人们把茶树菇称做“中华神菇”、“保健食品”、“抗癌尖兵”。茶树菇性平甘温、无毒、有利尿渗湿、健脾、止泻之功能,清热平肝之疗效,是一种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集营养、保健、理疗于一身的名贵珍稀

4、食药兼用的真菌。茶树菇对肾虚尿频、水肿、气喘、小儿低热、尿床有独特的疗效,还具有美容、降血压、健脾胃、防病抗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优点,被人们称为“中华神菇”。二、茶树菇栽培历史和现状茶树菇主要来源野生,我国始于1972年,1990年在江西广昌较大面积上人工栽培成功,尔后进行规模生产。福建省1994年在三明地区开始开发茶树菇人工栽培,1998年三明地区年产近1000万袋,宁德市近几年也大力引种栽种。三、茶树菇生物学特性(一)形态形态特征: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直径5~10厘米,表面平滑,初暗红褐色,后变为褐色或浅土黄褐色,边缘淡褐色,有浅皱纹。菌肉白色,菌褶初白色,成熟后变咖啡色

5、(着生孢子),密集,几乎直生。菌盖完全开展后,分离成箭头状。菌柄长3~8厘米,直径3~15毫米,中实,纤维质,脆嫩,表面有纤维状条纹,近白色,基部常浅褐色。内菌幕膜质淡白色,上表面有细条纹,开伞后成菌环留在菌柄上部或沾附于菌盖边缘或自动脱离,内表面常落满孢子而呈锈褐色。孢子印锈褐色。孢子椭圆形,8.5~11微米×5.5~7微米,芽孔不明显,缘囊体19~30微米×5.5~7微米,发育类型为被果型。栽培菌株中也有白色变种,其菌盖、柄等颜色纯白,色泽美观。(二)生活史茶树菇是一种异宗结合的担子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完成一个生活史需要60~80天,在不同条件下,生活周期的长短有所不同。在木屑

6、棉子壳培养基上,从接种到出菇可以缩短到23~48天,在PDA培养基上也能在短期内完成正常的生活史。茶树菇的双核菌丝比较容易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子实体。某些单孢子萌发后也有形成细小子实体的特性。(三)对生活条件的要求1.茶树菇生产发育的营养条件因为食用菌没有绿叶素,只能依靠同化有机物为生,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类以及生长素物质。茶树菇的碳源主要来自于各种植物性原料,如: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茶饼粉等。菌丝又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利用木质素能力较差,利用蛋白质能力极强,茶树菇所吸收的碳素大约只有20%左右被用于合成细胞物质,80%被用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被

7、氧化分解,因此在茶树菇的生命活动中,对碳素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最大。2.温度茶树菇的生长发育只有一定的温度下方能进行,菌丝生长的温度是10-34ordm;C,耐低温性能比较明显,-5ordm;C时,6小时方能恢复生长,40ordm;C以内四天不会死亡。它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4-28ordm;C,子实体形成的温度是10-34ordm;C,最适温度是22-28ordm;C,出菇期不受温度刺激。3.水分水分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细胞内含有充足的水分,才能维持一定的紧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