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讲稿疾病概论课件

教学讲稿疾病概论课件

ID:5486453

大小:873.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7-12-13

教学讲稿疾病概论课件_第1页
教学讲稿疾病概论课件_第2页
教学讲稿疾病概论课件_第3页
教学讲稿疾病概论课件_第4页
教学讲稿疾病概论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讲稿疾病概论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第一章绪论内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与机制对象:患病机体重点:功能与代谢变化及其机制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任务地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理生理学桥梁课程内容总论基本病理过程系统病理生理学总论(疾病概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 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系统病理生理学:重要系统器官出现的常见而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研究对象不同正常机体患病机体

2、病理学研究角度不同功能代谢形态学科性质第二节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动物实验自发性动物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突变系的遗传疾病近交系的肿瘤模型诱发性动物模型临床观察临床观察临床检查临床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临床医学模式,是传统经验医学模式的变革。第三节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Bernard倡导实验病理学,即病理生理学的前身1879年俄国

3、喀山大学最早出现独立的病理生理学科20世纪50年代,我国诞生病理生理学科1985年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ChineseAssociationofPathophysiology,CAP)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和《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目前年发行量达31400册,刊登论文580余篇。我国病理生理学工作者在肿瘤病因和发病、缺氧、发热、休克、微循环障碍、心血管疾病等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第二章疾病概论一、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健康、疾病等概念;2、了解病因、条件、诱

4、因、危险因子等概念;3、掌握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与基本机制;4、掌握脑死亡的概念。二、重点难点1、发病学(四大规律,三大机制)2、脑死亡疾病概论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二、病因学三、发病学四、疾病的转归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conceptsofhealthanddisease)1.健康是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精神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上述定义隐含了医学模式的转变。sub-health(亚健康):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于80年代由布赫曼提出,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发生率高。亚健康的表现形式

5、: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人际交往~: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孤独感。亚健康的原因:工作学习负荷过重心理应激环境污染生活习惯不良亚健康的转化Relationshipamongsub-health,healthanddisease.要充分认识亚健康的危害性,重视疾病的预防。2.disease(疾病)①idealism(唯心主义):妖魔鬼怪附体缠身②popularviewpoint(通俗的观点):dis-ease(不舒服)③ancientChinesemedicine:阴阳五行的失调

6、④generallyaccepted:Diseaseisdefinedasanabnormallifeprocessinvolvingphysical,mentalandsocialproblemswhichisinducedbyimbalanceofhomeostasisundertheactionofcertaincauses.目前比较公认的概念: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第二节病因学(etiology)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

7、学。病因(cause):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如结核杆菌;乙肝病毒等)(一)生物性因素(biologicalfactors)一、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寄生虫病原微生物(二)理化因素(physicalandchemicalfactors)◆物理性因素(physicalfactors)温度气压电流电离辐射机械力冻伤、烧伤、中暑潜水员病 电击伤 放射伤外伤、骨折◆化学因素(chemicalfactors)包括强酸、强碱、化学毒物以及动植物毒性物质等。白毒伞(三)营养因素(nutritionalf

8、actors)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四)遗传因素(geneticfactors)◆基因突变(genemutation)基因结构改变蛋白质表达、结构、功能变化◆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aberration)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的改变◆遗传易感性(五)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factors)—指妊娠期能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唇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