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检测试卷A卷 长春版(含答案).doc

2019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检测试卷A卷 长春版(含答案).doc

ID:5488600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3

2019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检测试卷A卷 长春版(含答案).doc_第1页
2019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检测试卷A卷 长春版(含答案).doc_第2页
2019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检测试卷A卷 长春版(含答案).doc_第3页
2019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检测试卷A卷 长春版(含答案).doc_第4页
2019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检测试卷A卷 长春版(含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检测试卷A卷 长春版(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乡镇(街道)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绝密★启用前2019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检测试卷A卷长春版(含答案)题号知识基础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习作总分得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按提示要求填空。吕戴邱陶1、按音序排列,以上姓氏中,_______姓排第一,______姓排

2、最后。2、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按部首查字法,“戴”字应查_____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_____。2、辨字组词。嫌()驰()辨()洋()谦()弛()辩()痒()3、缩句练习。1、小铭姥姥家的阳台上放着许多盆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脑里有许许多多看不完学不厌的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到曹操,曹操就出现在你的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4、词语对对碰。1、表示创新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颜色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察”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1)小明看书入了迷,根本没有()到妈妈已经走到他的身边。(2)我们不留心()身边的事物,就写不出好文章。(3)最近,国家领导人来我市进行了()。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1、根据要求写句子。1、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王阿姨工作繁忙。王阿姨坚持每天晚上去培训班学电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天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试着写一写。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地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春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啊,老桥,你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和“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2.()毛泽东称老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3.()

5、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4.()《囚歌》的作者是江姐。5.()《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文体是童话故事。3、根据你的积累和理解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3)《七步诗》一诗中,曹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悲愤的心情。(4)从王安石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了解到春节贴对联的

6、习俗。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练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不得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

7、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