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与不变-论文.pdf

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与不变-论文.pdf

ID:54924278

大小:591.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04

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与不变-论文.pdf_第1页
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与不变-论文.pdf_第2页
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与不变-论文.pdf_第3页
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与不变-论文.pdf_第4页
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与不变-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与不变-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apitalNormalUniversity2014年第2期(SocialSciencesEdition)(总第217期)酉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又与—_J不/I、变又林婷摘要:曹禺与赖声川的戏剧作品在相互参照中,昭显各不相同的时代文化背景、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方式形成于作品的不同特质,而二人作品中共有的成功基因与中国元素又呈现异中之同。比较研究不仅打开了发现二者戏剧特质的另一扇视窗,同时也引中出戏剧如何在时代中安身立命这一现实问题。关键词:戏剧类型;结构;悲喜;雅俗中图分类号:J8O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2、04—9142(2014)02—0105—08要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选出戏剧文学创作成作方式。曹禺的戏剧创作处于传统戏剧创作流程就最高的代表,曹禺是无可争议的人选;要在当代中的第一链环,即由他写出成熟形态的剧本,然后华语剧坛上选出在票房成绩与艺术影响力两方面交由导演遴选演员、舞台设计人员,共同将剧本转综合实力最高的代表,赖声川应当也是无可争议化成舞台作品。而赖声川I的戏剧没有现成的剧的人选。曹禺最优秀的创作完成于20世纪三四本,只有一个总体艺术构架,后由演员、舞台设计十年代,而赖声川佳作的涌现从20世纪8O年代人员在集体即兴创作过程中共同创作出一个完整持续至今。他们的作

3、品反映着各自时代的生活内的作品。两种创作方法在创作过程上相逆,各有容与人文特质,也映射出各不相同的个性气质与其产生的背景并相应生成不同的戏剧风貌。文化素养。将二人的创作对照观之,既可发现由在曹禺的时代,文学在整个文化结构中地位不同的时代背景、创作个性、创作方法生成的迥异空前,戏剧与文学的关系密切,剧作家本人即是作面貌,又可呈现二人创作中共有的成功艺术基因,为文学家被社会认知。戏剧作品创作出来之后,这样的研究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健康发展无疑能提它的第一存在形态是发表于期刊的文字,然后才供有效的启示。进入舞台的再创造阶段。当人们将戏剧作品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来阅读时,评价标准也

4、完全是文学化的,文学语言所能达到的各种表意高度包括曹禺与赖声川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戏剧创人物的性格化,情节的精彩度,主旨的深刻性,语收稿日期:2012-09-10作者简介:林婷,女,福建闽侯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福建福州350007)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当代话剧剧场艺术的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2011B093)阶段性成果。105林婷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与不变言的精炼等等,都在标准之列。这样的文化环境非常确定的目标感”[1](pP.176177)。当赖声川自然而然促成了文学戏剧的发达。历史地来看,回到台湾,将集体即兴创作方法运

5、用于戏剧创作话剧作为西方舶来品,在发展的初期,曾经经历了时,不仅仅是因为台湾当时剧场传统的薄弱,更内一段没有剧本,只有幕表的演剧时期。没有固定在的原因来自赖声川对于台湾社会现实环境的观的、成熟的剧本作为演出的准纲,不仅难以取得演察。当时,社会蕴育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也即将剧整体的协调统一,也不利于演员技艺的进一步演化成为政治冲突以及急剧的社会和文化变迁,发展。自新文化运动之后,话剧以其现场交流性这样,赖声川在戏剧创作中使用的集体即兴创作及对现实更强的“及物”特性,被确认为思想启蒙方法实质上相当于一种文化的试剂。他想通过参的重要手段,其地位也得到空前的提升,社会上相与者

6、(演员与其他创作人员)相互的思想情感交应有了专事话剧文学创作的剧作家。如果说,在流与撞击,检测出一种文化的质地,进而塑造出一20世纪20年代,不论是文体的规范还是写人的种文化的关怀,演员的集体关怀塑造了作品,而作深度,话剧文学都尚处于探索阶段;到30年代,已品的集体关怀可以通过剧场的传播与交流进一步经逐渐走向成熟,其标志就是曹禺的出现。对东塑造社会文化,表演工作坊所捕捉与引发的公共西方戏剧文学精深的领悟,对戏剧表导演实践的话题以其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作用于社会。集体即参与,对社会细致的观察,对人的深入理解,都使兴创作使赖声川创造了能够深度切入社会,凝聚曹禺具足条件将话剧文

7、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人心的剧场,而这一切的可能又基于他在柏克莱度,而其剧本技巧上的成熟,写人的深度亦有效地大学所接受的严格的传统剧场训练,没有对西方锻炼了话剧表导演艺术。因此,这种先有剧本,而传统戏剧文学——剧场的深入研究,也就没有赖后在导演的统一规划之下,组织演员与设计人员声川在集体即兴创作中娴熟精到的规划、提炼、引以剧本为核心进行舞台创作的方式,对中国话剧导与组织能力。的成熟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两种不同的创作方式使得曹禺与赖声川的戏赖声川正式进入戏剧创作领域之前,在美国剧呈现出相异的质地。曹禺的戏剧可以独立于剧柏克莱大学接受了五年戏剧理论与剧场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