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pdf

上海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pdf

ID:54927238

大小:356.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04

上海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pdf_第1页
上海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pdf_第2页
上海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pdf_第3页
上海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pdf_第4页
上海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节能论坛上海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上海市信息中心低碳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唐玮近年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从上海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碳市场发展经验,上海碳低碳发展已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碳排放交易作为一排放交易机制建设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一是促进种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展碳交易市场和相关温室气体减排与要素市场建设相结合,二是符合上服务业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始建于海实际与国际规则接轨相结合,三是积极创新与稳2002年的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经过十妥推进相结合,四是政府统筹协调与发挥市场作用余年的运行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

2、的温室气体相结合。主要思路是: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碳排排放交易体系。此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就建放交易机制,引导企业实现较低成本的主动减排,推立不同类型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动上海市碳排放强度的持续下降和节能低碳发展目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日本东京都标的实现,促进“碳服务”关联产业发展和专业人才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队伍、机构能力建设,为上海市进一步发展创新型碳体减排体系(GGAS)、美国加州总量控制与交易计金融市场、建设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划以及美国西部气候行动倡议(WC1)等碳排放交推

3、动“四个中心”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易体系为我国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提供了重要的1.1交易主体范围借鉴和参考。交易主体范围,主要是指纳入碳排放交易试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十二五”规划《纲的行业及相应的排放单位。在确定交易主体范围要》以及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时,考虑的因素包括碳排放规模、碳排放量在全市案》明确提出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逐步建立碳排放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数据统计基础,以及相关交易市场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0月行业发展阶段、减排潜力、减排成本差异等。多数交确定在上海、北京等七个省市开展区域碳排放交易易体系在初

4、期覆盖的主体范围较小,以增强操作性试点。通过试点实践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市场化减和执行性。但将尽可能多的行业和排放单位纳入交排机制。2012年6月,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本市开易体系,不仅有利于降低市场垄断风险,还有利于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于同年8月发现各企业间的减排成本差异、深入挖掘企业减排召开试点启动大会,全面推进各项试点工作。2013潜力。年11月26日,上海市碳排放交易正式启动,碳排伴随上海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市能源消费放交易试点由此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总量稳步增长。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但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虽位于

5、第二位,但1基本框架设计增速非常显著。因此,首先将行业范围确定为排放根据国际现有交易体系的设计经验,一个采取规模较大、排放强度较高、排放增速较快的行业。然“总量控制与交易”模式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时后,再从推进上海市“十二五”减排目标达成、促进需要考虑多项要素,包括交易主体范围、总量控制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交易市场活跃度、有效控标、初始配额分配以及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等。制区域排放增长等角度出发,对相关行业的排放单上海节能『州ENERGY。11节能论坛位情况进行梳理和数据模拟,最终确定将钢铁、石目,发放新增项目配额。采用基准线法的,基于其排化、化

6、工、有色、电力、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放效率基准和实际业务量确定企业年度碳排放配等10个工业行业中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2万t额。其中,电力行业根据其年度单位发电量碳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以及航空、港口、机场、基准、年度发电量以及负荷率修正系数确定;航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中年二氧化碳机场和港口根据企业年度单位业务量碳排放基准、排放量达到1万t(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年度业务量及先期减排行动确定。初始配额通过上191家排放单位纳入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海市碳排放配额登记注册系统免费发放。对采用历1.2总量设定及初始配额分配方

7、法史排放法的企业,一次性发放2013—2015年各年如何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据此对纳入度配额;对采用基准线法的企业,按照企业年度排试点范围的排放单位分配其可以使用的碳排放配放基准和历史业务量进行预分配,并在年度清缴期额,是碳排放交易机制设计的核心和挑战。总量设前根据其实际业务量进行调整。定可以采用绝对量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基于实物量1.3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的强度方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绝对量的方式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测、报更有利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控制整个交易体告与核查(Monitoring,Reporting,Verifi

8、cation,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是否收费,配额的初始MRV)是整个交易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