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虚荣本质摆脱虚荣奴役.doc

认清虚荣本质摆脱虚荣奴役.doc

ID:54952483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4

认清虚荣本质摆脱虚荣奴役.doc_第1页
认清虚荣本质摆脱虚荣奴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认清虚荣本质摆脱虚荣奴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清虚荣本质摆脱虚荣奴役2013年10月25日来源:鹤壁日报 在汉语词典里,虚荣是指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名,是对自身的外表、学识、作用或成就表现出的妄自尊大。而虚荣心,就是以不适应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   我们平常说某些人“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实际上就是说这个人有虚荣心理。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虚荣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关,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

2、现的需要等。其背后掩盖着的,往往是自卑与心虚等深层的心理问题。一个人的需要若与自身实际不符,为了达到自尊心的满足,就会产生虚荣心,其本质是一种补偿心理,即竭力追慕浮华,以掩饰内心对需要的不足。   虚荣心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作为教师群体,由于知识分子“自命清高”的天性和社会对其过高的期望,很容易出现权威、名誉、地位、待遇等心理需要与现实脱节的矛盾,从而产生虚荣心理。比如,某些教师非常看重名誉和地位,当看到他人高于自己时,便会心怀不满,甚至冷嘲热讽。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

3、,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他的话未必全对,但也揭示了相当一部分的生活真相。当一个人在虚荣心驱使下,不管现实条件如何,盲目追求面子上的好看时,最终往往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广大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虚荣心是害人的,要想办法摆脱和远离它。   一要正确区分自尊和虚荣。自尊是从谦虚、进取和真实的努力中获得的,是尊重自己、维护个人人格尊严不受他人侮辱和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虚荣的基础则是虚夸和浮华,所夸耀的“事物”本身是不存在或假借他人的,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广大教师要正确认识虚荣与自尊的关系,进一步认清

4、虚荣的本质和危害,自觉自发地克服虚荣心理。   二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克服虚荣心理的根本途径。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造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用坚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抵制虚荣心的侵袭。   三要有

5、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有两层含意,一是不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二是既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教师与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日常生活的烦恼,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要把功名利禄看淡些,把事业责任看重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知足常乐,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努力修炼平常之心。   四要克服盲目攀比。攀比是虚荣心产生的温床。不过,攀比是具有两面性的,不甘落后的攀比会使人更加努力,从而不断进步;盲目的攀比则会让人走火入魔,因为追求虚名而陷入爱慕虚荣的泥潭。广大教师要自觉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与同事比工作、比学习,进一步弥补

6、自身不足和缺憾,不断鞭策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五是要调整自我需要。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同时也是产生虚荣心理的根源。广大教师要自觉调整自我需要,使自我需要合情合理,符合自身实际,摒弃那些过度浮华、奢侈的需要,自觉抵制过高需要的诱惑。(广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