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表现手法!.ppt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ppt

ID:54960305

大小:1.16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5-07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ppt_第1页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ppt_第2页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ppt_第3页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ppt_第4页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二.情与景的关系情景考查成主流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就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情与景的主要关系触景生情因情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15、(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邀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1)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直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2)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2)从首句的“聊”对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

2、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意思答对即可。答出“闲情”给1分,答出“触景生情”给1分,答出“思乡之情”给1分。因情写景10、(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

3、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 “望”------------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现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10、(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

4、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_________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涌而出的强烈感情。11、(山东卷)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

5、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情。寓情于景7、(重庆卷)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

6、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7、(重庆卷)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情景交融1、(全国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

7、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触景抒情因情写景9、(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8、)傍晚西风拟人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