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字用法辨析.doc

“而”字用法辨析.doc

ID:54966017

大小:13.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5

“而”字用法辨析.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而”字用法辨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主谓之间的“而”之用法1陈宏一、常见“而”的用法通常情况下,在古代汉语中,“而”字作为虚词的用法有以下几种:表示转折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转折关系,基本可以翻译为“然而”“但是”“可是”等。表示顺承关系,也叫顺接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顺承(顺接)关系,也就是说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有先后关系(不可颠倒),基本可以翻译为“然后”“而后”“随后”等,或者不译。表示并列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或事物、情形(如原因、条件等)是并列的关系关系(一般可以颠倒顺序),基本可以翻译为“而且”“而”等

2、,或者不译。表示修饰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修饰关系,也就是说前面的词语是修饰后面的词语的(不可颠倒),这种关系现在也叫状中关系(前面的词语是后面的词语的状语),基本可以翻译为“地”,或者不译。表示因果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而”前是原因,“而”后是结果(不可颠倒),基本可以翻译为“因而”或“而”等,或者不译。二、主谓之间“而”的用法浅析然而有些“而”被置于主谓之间,如:1、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2、若可,君而继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3、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

3、为?(《诗经国风鄘风》)4、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左传》)5、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6、郑伯南也,王而卑之,是不尊也。(《国语》)7、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左传》)这些“而”字的用法,可以体现为表层语法意义和深层的语义涵义。从表层的语法层次来看,“而”的用法有:1、表示假设。2、表示顺承。3、表示转折。4、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同“之”。从深层语义涵义来看,“而”字的用处可能有两个:1、强调主语。2、强化语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