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教育小学生与同学相处.doc

应该如何教育小学生与同学相处.doc

ID:54970929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应该如何教育小学生与同学相处.doc_第1页
应该如何教育小学生与同学相处.doc_第2页
应该如何教育小学生与同学相处.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应该如何教育小学生与同学相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该如何教育小学生与同学相处?——王雅莉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友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⑴强烈的以自我为核心,他人应该服从于我的倾向。这样的孩子大多是被家长娇生惯养的结果,心中只有自己,不愿接纳他人。⑵对同学或他人很不信任,他们在班里朋友不多或不固定,很难获得新朋友。⑶有与同学交朋友的意识,但缺乏交友技巧,朋友倒是有,但不够贴心。本学期我针对这个问题谈谈教育方法:1、创设交往机会,强化朋友意识(集体角度)孩子们在集体中会相互模仿,相互关照,教师积极利用集体这个作用,有意识地精心地设计一些以“交友”为主题的活动,强化学生正确交友的观念,能力,方法。如:“夸夸

2、我的新同桌”的赞美活动。班里经常要换位子,为了使小同桌之间尽快熟悉起来,相互交上朋友,以融洽的相处,我要求孩子们在一周内观察、了解自己的新同桌,并发现他的优点,看谁最先与同桌交上朋友。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同桌身上的优点,老师同时还提供他们在班上交流的机会,为进一步建立朋友关系而奠定良好基础。2、针对不同交友问题展开科学矫正(个别群体角度)采取科学的行为矫正理论及方法对交友能力差的同学进行个别群体教育是很有效的。(1)调节自我认识。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伙伴提出的异议,难以接纳的孩子衡量朋友的尺度是单方面的,在交朋友的过程中看中的是别人对我怎样,而非我对别人怎样,这样的交往不成熟,

3、禁不住考验,难以交上固定的朋友。针对这一类的同学首先要引导他“自省”。利用“谈话法”请他自己分析造成交友问题的内因,只有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有调节自我的可能。第二步:学会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爱。老师为他安排一个交友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他的交友目标,鼓励他自己做交友记录。当他能耐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后,可以在交友记录上画一个小红旗。这样做可以减少与他人冲突的机率。老师定期向他询问交友近况,并指导他一些交往技巧。一旦发现他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增强他继续交友的信心。第三步:鼓励他主动为这个同学做一件事,给与他人帮助和关爱。同时以表扬、给予肯定。第四步:鼓励他主动向那个同学询问能否建

4、立朋友关系,如果可以,就算他交朋友成功了。以后还可以鼓励他与其他人交朋友。通过这样的指导和帮助,孩子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言行,通过一步步的指导使他意识到:朋友是相互间的交往,“好朋友不是影子,阳光灿烂时才陪你;好朋友是拐棍,危难中总是扶持你。”朋友对自己应该这样,自己对朋友也是一样。这是真正的“爱”的体现。(2)交友技巧的总结。良好的交往技巧有益于学生与朋友长期保持朋友关系。教师教学生掌握一些交友技巧:①语言技巧。准则一:语言要清楚,具体。避免因表达含糊而给朋友造成误解,做决定时要与朋友讲清目的,说明道理,避免冲突。从而得到小伙伴的认可和信任,愿意再次的合作。准则二:言辞应该

5、合理,符合实际,切不可夸大。“你老是不和我玩”“你总不帮我忙”“你从来没有┄┄”等这些带有绝对色彩的词句最好少用。准则三:行动应多于说话。“明天我要送你一枝笔”、“你有不会的就问我”等这样类似承诺的话,一旦说出来就不能光说不做,避免引起朋友的反感和不信任。②学会倾听。倾听可以使他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欣赏。倾听他人谈话的好处之一就是,小伙伴会更加尊重你,也就愿意和你交朋友。运用倾听这种技巧时,还应注意:真心实意,集中注意力;适时的用动作或简短的言语进行鼓励,表示你对朋友的理解;听懂了别人的话,还应给予准确的反馈。这样才能增强“倾听”这一技巧的实效性。③陌生环境的交往技巧。有这样一个

6、案例:开学时班里来了新同学,孩子们之间是完全陌生的,在新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之后,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孩子们可以向他进行自我介绍,表达想与他交朋友的意愿,如果想了解新同学也可以向他随意提问,如“你喜欢吃什么?”“你爱看什么书?”等。在交流中,孩子们很快的认识与被认识,一下课就有同学主动找他玩,不久他在班里就有了朋友。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告诉孩子们,要想和别人交朋友,首先要自我开放,主动让别人了解你,而对方也在信任你的同时,把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表露出来,从而达到真诚的沟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