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技巧.doc

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技巧.doc

ID:54971393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5

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技巧.doc_第1页
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技巧.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技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技巧一、教学活动的发问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发问设计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教育丈量中的“难度”概念为发问提供了数目根据。难度PH=1-p/W,这里的W表示活动中的幼儿总数,P是答问通过的人数。难度PH在0呈1之间,发问的难度一般应控制在0.3至0.8之间,使多数幼儿通过努力都能解答。    (二)发问设计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幼儿内部动机作用。一是引导幼儿往积极探求真理,二是要鼓励幼儿发现和提出题目,三是要欢迎幼儿发表创新见解。    二、教学活动发问的设计要点   (一)整体性。发问题要紧扣活动内容,围绕幼儿的目的要求,将题目集中在那些

2、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二)量力性。第一要适度,应提符合幼儿智能水平、难易适度的题目。第二要适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第三要适当,发问设计要精简数目。   (三)启发性。多编拟能捉住活动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幼儿提供思考的机会,能在发问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创设题目情境;要揭露矛盾,引发思考;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惟指向、多思惟途径、多思惟结果的题目,强化练习幼儿的思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惟能力。    (四)趣味性。发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幼儿感到在思考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认知。   

3、(五)预感性,发问能事前想到幼儿可能回答的内容,能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幼儿答复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和思想方法上的缺陷。善于采用回纳、小结的方法帮助幼儿构成答案;采用摸索的方法帮助幼儿思考更深一步的答案。对幼儿的回答应坚持以表扬为主。    (六)灵活性。发问要灵活应用。在讲、练、读、议诸环节中都可以回答题目或带着题目进行;也能够在幼儿精神散漫时用发问的方法来集中幼儿的留意力。教师要善于灵活地穿插应用转进、点题、沉默、查核、敦促、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更正、追问和扩大等教学活动手段。    教学活动发问的设计技能,活动中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工夫在“活动”外,它

4、要请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是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依照教学规律精益求精教学活动的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