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目标管理方案.docx

德育目标管理方案.docx

ID:54974698

大小:11.9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德育目标管理方案.docx_第1页
德育目标管理方案.docx_第2页
德育目标管理方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德育目标管理方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德育目标管理方案一、德育总目标:1.思想品质:有家庭责任感、集体观念和国家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待学习的态度、具有一定理想和追求、善于思考,崇尚科学。2.道德行为:文明习惯,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尊重同学、热爱劳动,节俭朴素、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人际关系,团队精神。3.个性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评价和反思自己、自信心、毅力与承受能力、善于与人合作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活泼开朗。二、德育目标内容细化:三、实施途径1.学校、班级主题教育:(1)学校利用升旗仪式,重要集会、校长讲话等制度以及开辟教育陈列室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并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开

2、展文明班评比,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通过参观、访问、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还应重视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影视、文娱节目等,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抵制各种不良影响。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爱心牵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团结互助、尊敬师长、扶贫帮困的好习惯,增强为集体、为师长、为同伴服务的意识;关心弱势家庭群体,对那些患重大疾病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学习和行为偏差的孩子,多一份关爱。(2)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各年级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德育活动。各年级德育主题分别是:一年

3、级:以“养成教育”为主题;二年级:以“遵纪守法教育”为主题;三年级:以“成才教育”为主题;四年级: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五、六年级:以“理想前途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2.少先队教育:按照队章的要求,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少先队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少先队的组织教育。3.学科德育渗透:(1)品德与生活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们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规律的认识,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和生活哲理,并运用这些道理分析解释现实中的

4、问题和现象,着重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并指导他们的行为。(2)语文:文道结合,将字词句短篇的学习与德育因素感染、陶冶学生。教材中的志士仁人,现代的英雄模范、文化名人、科学巨匠这些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化作用。(3)数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4)英语: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以开放的胸怀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5)科学:提倡热爱科学,反对迷信,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精神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及能力。(6)体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于锻炼的

5、习惯以及勇敢顽强的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7)艺术:寓教于乐,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图形,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艺术背后蕴含的美。(8)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爱护设备、遵守规则的习惯及互助协助精神,进行网络安全道德教育,识别、防范网络陷阱。(9)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性,培养学生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初步掌握学习方法。4.家庭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的思想品德

6、、行为习惯、爱好特长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家校联系小报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5.利用家乡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我校作为《三字经》启蒙教育基地,要深入研究在新世纪如何学习和弘扬《三字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做“四有”新人。四、多元主体评价1.自评。学生根据评价项目,对自己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价。通过自评、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

7、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在学习、生活中,变他律为自律,最终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2.家长参与评价。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自己某种一贯的和综合的品德行为方式。而这些方式也只有家长更为清楚,因此,家长更容易对学生进行真实性的评价。3.教师评价。教师在德育评价中,是良师,也是益友。我们认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被评对象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改正缺点,完善自己,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水平及学生自评的结果进行评价,更着重提出对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