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规划与布置习题参考答案.doc

港口规划与布置习题参考答案.doc

ID:54975562

大小:3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25

港口规划与布置习题参考答案.doc_第1页
港口规划与布置习题参考答案.doc_第2页
港口规划与布置习题参考答案.doc_第3页
港口规划与布置习题参考答案.doc_第4页
港口规划与布置习题参考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港口规划与布置习题参考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港口规划与布置习题参考答案港口规划与布置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航道:航道是保证船舶沿着足够宽度、足够水深的路线进出港口的水域。2.船舶掉头水域是供船舶掉头用的水域面积,也称为回旋水域,一般需要直径为1.2~3倍船长的圆面积。3.装卸过程: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所进行的全部作业过程。它是由一个或多个操作过程所组成。4.操作过程:是根据一定装卸工艺完成一次货物的搬运作业过程。5.吞吐量:1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称为港口吞吐量,单位是吨。6.通过能力:1年间在既定的设备条件下,按合理的操

2、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生产组织所允许通过的货运量称为港口通过能力,计量为货物的自然吨。7.波浪破碎带:波浪进入浅水滩,水深达到一定深度后波浪破碎,从碰上点向岸水深不断减小,波浪始终处于不断破碎状态,底床受到较强烈的扰动,如底床颗粒较细将会出现高含沙量区,是泥沙量最强烈的活动带。从波浪破碎点开始至岸边这一地带称为破碎带。8.航道宽度是指航槽断面设计水深处两底边线之间的宽度。航道宽度一般由航迹带宽A、船舶间错船富裕间距b和克服岸吸作用的船舶与航道侧壁间富裕间距C。9.锚地:在水域中指定地点专供船舶停泊及供船舶进

3、行水上装卸作业的水域称为锚地。10.码头前沿水深:即泊位水深,通常指在设计低水位以下的深度。由停靠本泊位的设计船型满载吃水和必要的富裕水深构成。11.港池:码头前水域也称为港池,是供船舶靠离码头和装卸货物用的毗邻码头的水域。12.腹地:港口腹地是指那些有物资(或旅客)经过某港运输的地区。13.船舶全长:船体首尾两端间的最大水平距离,如果首柱以外还有突出部分,也应包括在全长之内。14.船舶排水量: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时,包括装载物的总重量,习惯上以t为单位。15.船舶型吃水:在中横剖面上,自龙骨上表面量至满载吃水线

4、的垂直距离称为型吃水。16.船舶满载吃水:在中横剖面上,满载吃水线与中龙骨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满载吃水。17.船舶满载排水量:在密度为1.025吨/立方米海水中,满载吃水时的重量称为满载排水量。18.泥沙移动临界水深:当水深大于某一水深,在波浪作用下海底泥沙不在移动,这个水深称为泥沙移动临界水深。19.顺岸式码头:码头前沿线大体上与自然岸线平行的布置方式的码头叫做顺岸式码头。20.突堤式码头:码头前沿线与自然岸线成较大角度的布置型式的码头叫做突堤式码头。21.码头泊位:就是一艘设计船型停靠码头时所占用的空间,即

5、占用码头岸线长度,码头前水域宽度和相应的水深。22.防波堤:防御外海波浪侵袭港池、码头前等水域,内主要的水工建筑物,其所围成的水域平面平稳、水深足够,使船舶能安全进行装卸作业、停泊和进出港口。有时也兼防泥沙、水流及冰凌等对港口的侵袭。23.导流堤:以束水导流、维持航道和口门水深为主要功能的水工建筑物,一般布置在河口或泻湖口。24.航迹带宽度:船舶以风流压偏角在导航中线左右摆动前进所占用的水域宽度称为航迹带宽度。25.河口港:位于河流入海口或河流下游潮区界内的港口。26.能见度:所谓能见度指人正常视力在当时的天

6、气条件下所能见到的最大距离。27.码头最优泊位数:港口在完成总吞吐任务的全过程,发生在港和船方的总费用最小,此时相应的泊位数称为最优泊位数。28.泊位利用率:泊位利用率是船舶占用泊位时间(装卸作业时间和生产辅助作业时间和)与日历时间比,是码头设施利用程度的测标。29.直接腹地:是指直接为港口所在地区内生产、消费服务,而在运输上又不需要中转运输的地区。30.船舶型宽:位于首垂线与尾垂线正中处的船体横剖面称为中横剖面。在中横剖面内两侧舷板的最大水平距离称为型宽。31.海域的可持续性开发:是指在保证能够满足未来世代

7、对海域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在沿岸及海域内进行包括港口建设在内开发以满足人们目前需求。32.过驳作业:驳船、小船绑靠在较大船舷边上进行大船装小船或小船装大船的装卸作业,即通常所说的个过驳作业。33.商港:以一般商船和货物运输为服务对象的港口称为商港,也贸易港。34.软拖:软拖船队是用缆绳将船与货驳拖曳在于后,航行中或转弯时各驳船均可用舵转弯。 二、判断题1、 ×   2、 √  3、 ×   4、 √    5、  ×    6、  √7、 ×   8、 √  9、 √  10、 ×    11、√    12、

8、×   13  ×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22、 ×    23、 ×    24、√25、×   26、√  27、×   28、 ×    29、 ×    30、× 31、×   32、×  33、√   34、√      35、 ×    36、√37、√   38、×   39、√   40、√ 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