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

ID:54977104

大小:1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5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必修2》实验汇编实验一:化学反应与能量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烧杯壁变凉,玻璃片粘在烧杯底部。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注意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H2O2溶液,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1~2滴1mol/L的FeCl3溶液。化学方程式:许多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或盐类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实验三:石蜡油的分解实验1.导管口有气泡冒出,KMnO4溶液红色褪去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橙红色褪去3.收集到的气体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科学探究】实验装置也可以改为右图所示装置;在试管①中加

2、入石蜡油和;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KMnO4溶液或溴水。实验要点:(1)石棉要尽量多吸收石蜡油。(2)石蜡油分解反应的温度要在500℃以上。(3)实验中要注意防止倒吸;实验中,碎瓷片和氧化铝的作用是:氧化铝起催化剂的作用,碎瓷片除了催化作用还起到间接加热的作用。实验四:苯的性质(掌握探究有机物结构的简单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1苯和溴水溶液分层,上层有机层为橙色,下层水层变为无色溴易溶于苯,溴水与苯不反应2苯和KMnO4溶液分层,上层有机层为无色,下层水层仍然为紫色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结论:苯分子虽然不饱和程度较大,但分子中并没有C=C,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被

3、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实验五:苯与溴的反应必修2实验汇编第6页(1)反应原料:苯、纯溴、铁(2)反应原理:(3)反应装置:S+lg(具支试管、(或锥形瓶、广口瓶、烧瓶、大试管等)、分液漏斗等)(4)尾气处理:吸收法(用碱液吸收,一般用NaOH溶液)(5)几点说明:①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呈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是因为未反应的溴溶解在溴苯中的缘故,可用碱溶液(NaOH溶液)反复洗涤再分液。②不能用甲苯的方法来除去溴苯中溶解的溴,因为苯也能溶解溴苯。③AgNO3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有HBr气体生成该反应应为取代饭应。④若无吸收管,则AgNO3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该反应

4、为取代反应,因为Br2(g)溶于水形成溴水也能使AgNO3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⑤吸收管中CCl4的作用是吸收Br2(g),防止对HBr检验的干扰。实验六:乙醇的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1)反应原料:乙醇、钠(2)反应原理:2CH3CH2OH+2Na2CH3CH2ONa+H2↑(3)发生装置:S+lg(试管、(或锥形瓶、烧瓶等)、分液漏斗等)(4)气体体积的测定:排水法(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气体的体积)(5)注意事项:①防止因气体受热膨胀,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大,应冷却至室温后读数。必修2实验汇编第6页读数时多功能瓶与量筒的液面要齐平(等高)。②为防止冷却后,量筒中水倒流一部分进入中间

5、的试剂瓶中,而使测得的体积偏大,应将量筒中的导管插入水面以下。③读数时导管内水的体积不考虑在内,会影响测定结果。★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常作为定量实验的出题知识点,也可以通过测定一定质量的有机物与足量Na反应生成的气体判断有机物的结构。练习1.现有质量为mg的乙醚和乙醇的混合物试样。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试样中乙醇的含量。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和试剂为:新制的生石灰、浓H2SO4、蒸馏水、金属钠、碱石灰、无水硫酸铜。(1)写出在实验中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3)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各接口字母,连接胶管省略):(4)乙

6、醚在医疗上是一种全身麻醉剂。普通乙醚中含有少量水和乙醇。要检验乙醚中含少量水应选用何种试剂?有什么现象?(试剂在题中所给试剂中选)(5)若测量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mL(标况下),则乙醇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2.乙醇的催化氧化1)反应原料:乙醇、空气、铜丝(2)反应原理:(3)注意事项:①该反应中Cu为催化剂,CuO为中间物质。②该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继续进行。实验七:乙酸的酯化反应:必修2实验汇编第6页(1)反应原料:乙醇、乙酸、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2)反应原理:(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4)注意事项:①浓H2SO4在反应中起催化剂、吸水剂的作用

7、。②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a、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生成醋酸钠以便于文乙酸乙酯的气味;b、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c、冷凝酯蒸汽且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以便于分层析出,分液。③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饱和Na2CO3溶液,因为乙酸乙酯在强碱NaOH存在下水解较彻底,几乎得不到乙酸乙酯。导管未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倒吸。④酯的分离:酯在试管中的上层,用分液漏斗分液取。。本实验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是高考有机实验的热点。考查内容可以是对该实验的注意事项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