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南莫中学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策略专题分类讨论.doc

教师版南莫中学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策略专题分类讨论.doc

ID:54990064

大小:2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5

教师版南莫中学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策略专题分类讨论.doc_第1页
教师版南莫中学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策略专题分类讨论.doc_第2页
教师版南莫中学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策略专题分类讨论.doc_第3页
教师版南莫中学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策略专题分类讨论.doc_第4页
教师版南莫中学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策略专题分类讨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版南莫中学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策略专题分类讨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讲 分类讨论思想1.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对问题实行分类与整合,分类标准等于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或基础性问题),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2.分类讨论的常见类型(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概念本身是分类的,如绝对值、直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2)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定理、公式、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的条件下结论不一致

2、,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函数的单调性等.(3)由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为非负,对数真数与底数的要求,指数运算中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图形类型、位置需要分类:如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5)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某些含有参数的问题,如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结果不同,或对于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6)由实际意义引起的讨论:此类问题在应用题中,特别是在解决排列、

3、组合中的计数问题时常用.3.分类讨论的原则(1)不重不漏.(2)标准要统一,层次要分明.(3)能不分类的要尽量避免或尽量推迟,决不无原则地讨论.4.解分类问题的步骤(1)确定分类讨论的对象:即对哪个变量或参数进行分类讨论.(2)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类.(3)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4)归纳总结:将各类情况总结归纳.类型一 由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引起的分类讨论例1 (1)若函数f(x)=ax(a>0,a≠1)在[-1,2]上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m,且函数g(x)=(1-4m)在[0,+∞)上是增函数,则a=________

4、.(2)已知实数a≠0,函数f(x)=若f(1-a)=f(1+a),则a的值为________.答案 (1) (2)-解析 (1)讨论字母的取值,从而确定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若a>1,有a2=4,a-1=m,此时a=2,m=,此时g(x)=-为减函数,不合题意.若00时,1-a<1,1+a>1.这时f(1-a)=2(1-a)+a=2-a,f(1+a)=-(1+a)-2a=-1-3a.由f(1-a)=f(1+a)得2-a=-1-3a,解得a=-.不合题意,舍去.当a<0时,1

5、-a>1,1+a<1,这时f(1-a)=-(1-a)-2a=-1-a,f(1+a)=2(1+a)+a=2+3a.由f(1-a)=f(1+a)得-1-a=2+3a,解得a=-.综上可知,a的值为-.应用指数、对数函数时往往对底数是否大于1进行讨论,这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处理分段函数问题时,首先要确定自变量的取值属于哪个区间段,再选取相应的对应法则,离开定义域讨论问题是产生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知圆的方程x2+y2=1,则过点P(1,2)的圆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答案 x=1或3x-4y+5=0解析 当k不存在时,直线为x=1,也是切线,当k存在

6、时,设直线方程为y-2=k(x-1),即kx-y-k+2=0.∴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d==1,解得k=.∴直线方程为3x-4y+5=0.∴切线方程为x=1或3x-4y+5=0.类型二 由元素的位置、图形的形状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例2 已知m∈R,求函数f(x)=(4-3m)x2-2x+m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解 ①当4-3m=0,即m=时,函数y=-2x+,它在[0,1]上是减函数,所以ymax=f(0)=.②当4-3m≠0,即m≠时,y是二次函数.当4-3m>0,即m<时,二次函数y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方程x=>0,它在[0,1]上的最

7、大值只能在区间端点取得(由于此处不涉及最小值,故不需讨论区间与对称轴的关系).f(0)=m,f(1)=2-2m,当m≥2-2m,又m<,即≤m<时,ymax=m.当m<2-2m,又m<,即m<时,ymax=2(1-m).当4-3m<0,即m>时,二次函数y的图象开口向下,又它的对称轴方程x=<0,所以函数y在[0,1]上是减函数,于是ymax=f(0)=m.由①、②可知,这个函数的最大值为ymax=求解有关几何问题中,由于几何元素的形状、位置变化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讨论.一般由图形的位置或形状变化引发的讨论包括:二次函数对称轴位

8、置的变化;函数问题中区间的变化;函数图象形状的变化;直线由斜率引起的位置变化;圆锥曲线由焦点引起的位置变化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