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装结构制图.doc

裙装结构制图.doc

ID:54992330

大小:249.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4-25

裙装结构制图.doc_第1页
裙装结构制图.doc_第2页
裙装结构制图.doc_第3页
裙装结构制图.doc_第4页
裙装结构制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裙装结构制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裙子是一种覆盖在人体下身的服饰,无裆缝,在古代被称之为下裳,男女同用。属于人类服装发展史上延续不衰的古老品种。裙类结构的形成,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时间中,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针对人体腰、臀、下肢的自然形态和运动规律而创造的。学习裙类制图首先要掌握人体腰围和臀围之间的差异,了解人体下肢的自然形状及运动幅度,还要研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穿衣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随着历史的变迁,裙子逐渐成为妇女下装专用的品种之一。【新授】第三章裙装结构制图一、概述裙子为人体直立姿态的腰部以下部位、围拢腹、臀

2、及下肢的筒状结构。它由四个控制部位,即一个长度(裙长)和三个围度(腰围、臀围和裙摆)所构成。腰围和臀围与人体的立体形态及尺寸相吻合;裙长和下摆围可根据款式和流行需要作较大变化。1、裙子构图的基本因素(1)腰围:取自腰节一周,是三个围度中数值最小的,它与人体较密切,一般无需太大变化,是围度因素中的“稳定因素”。(2)臀围:人体臀峰与体侧凸点的股骨(大转子)之间的水平围度,需按人体运动(蹲、坐等)情况另加松余量,但要紧凑,可略少加,它属于一个变动不大的围度(微变因素)。(3)摆围:即裙摆,裙子的下摆,是构成裙体最活跃

3、的“变化因素”。它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变化。一般说来,裙摆越大,越便于下肢运动,为适应大幅度的舞蹈动作甚至可采用360。安排裙摆。一般女裙能适应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即可,采用过大的裙摆,反而拥臃、累赘,因此,应按裙子的不同穿着场合,不同活动的方式及幅度作出不同的选择与安排。从服装的艺术性来说,裙摆也受到不同的款式、造型所制约,如:1、窄摆式的西装裙或筒裙,款型决定了裙摆不能过大;2、旗袍裙的裙摆要小于臀围;3、喇叭裙要求较合体的臀围与显著加大的裙摆,显现其“喇叭型”造型效果。女裙裙摆既要适应人体下肢运动的需要,又要

4、符合一定的款式要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密切结合关系,如加褶、加裥的西装裙,既有静态的筒型效果,又有动态时展开褶、裥的功能;旗袍裙的侧缝开衩,也是静态款型与动态需要的有机结合。裙摆宽大的斜裙、层褶裙、喇叭裙等,其款型本身即是与运动的和谐结合。可见,引起裙摆变化的原因很多,其变化的幅度也是很大的。(4)裙长:构成裙子基本形态的纵向长度。裙长一般起自腰节,但终点并无绝对标准,现代女裙常见长度可分为以下几种:1正常裙至膝关节或稍下4短裙短于膝盖2中长裙至小腿中段或上一点5超短裙短于短裙3长裙至踝关节6拖地裙长于脚下由此可见

5、,裙长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长度因素,裙长内还包含着各段不同的长度因素。由臀围往上至腰围的连接长度,一般正常体型此段距离变化不大,是较稳定的长度因素;由臀围往下至裙摆,是变化较大的连接长度,裙长的差别,主要决定于这段距离的长短。此外,腰节一般还有裙腰,使腰部独自成型,故裙腰的宽度一般为3cm左右,又表现为另一段较短的长度。但裙腰也有款型上的变化,如加宽的宽腰裙、高腰裙,齐腰节的无腰裙,低于腰节的减腰裙等。综上分析,裙长主要由臀围上、下两段构成,加上裙腰小段距离。2、裙子造型的变化裙子图形是由若干纵、横、弧线相互连接而成

6、的,只有把上述这些围度与长度相互连接,才能构成裙子的结构图形与造型轮廓。一定的围度(或宽度)与一定的长度连接,构成一定的形态;其中某一因素变化,都表现为相应的局部形态变化,从而使长度与围度多种因素交错变化。一个裙长连系着三个围度,构成裙子整体的基本造型,而裙子的各个部分,又有其构图的规律。(1)裙腰部分位于腰节,一般较窄裙腰,可取腰围成圈状的平直造型;对于加宽的高腰,即需按人体腰节往上逐渐加大围度的要求,构成腰上口大于底口的造型;而齐腰节或低于腰节的款型,则应按腰节以下的人体特点处理。(2)腰节至臀围部分,正常体

7、型的人,此段长度比较稳定,裙体主要表现于两个围度的差异,即一个相对稳定的长度与两个不稳定围度连结而形成的造型差别,而总起来这部分造型变化不大。但腰节至臀围部分与人体比较密切,必须按人体的形态处理裙体造型。在这一部分内,有人体腰节、前腹、后臀及侧髋等体表显著部位。侧观人体,可见腹部圆浑前凸,腹峰水平位偏上;臀部丰满后凸,臀峰水平位偏下,但人体自然腰位后身相对较低,故后侧长度略短于前侧。正(或背)观人体,则左右两侧对称,腰围和臀围略呈梯形,但侧腰以下即为髋骨的髂嵴部位(俗称胯骨轴),是下装赖以“支撑”的重要部位(裙腰

8、围的最大放松量不得超越这一水平围度),由侧腰节向臀围连线,必须对此处作出明显凸出的弧线处理,因此,裙体这部分左右两侧水平长度,又略长于前侧。此外,裙腰至臀部,必须依照“人体的腰节往下围度增大”的原则处理。(3)臀围以下部分,此段长度与裙摆围度,都是最活跃的变化因素,既可能是直线连接的直身筒形,也可能是斜线连接的多摆梯形;裙摆可是喇叭口形,也可以呈嘬口形,其造型变化的幅度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