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海门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ID:5500009

大小:2.85 M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15

海门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_第1页
海门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_第2页
海门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_第3页
海门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_第4页
海门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门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海门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地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5题,共25题)、综合题(第26题-第31题,共6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作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4

2、.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由15题单项选择题和10题双项选择题组成,共6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表,完成1—2题。类地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水星0.050.0565.4687.9d58.6d金星0.820.8565.26224.7d243d地球115.521a23h56min火星0.110.1503.961.9a24h37min1.人类首先在火星上探索地外文

3、明的原因是地球与火星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2.依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证明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人类必须在火星上探寻到A.O2存在B.H2O存在C.CO2存在D.CH4存在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7年8月16日07时40分58.5秒在秘鲁海岸近海(南纬13.3°,西经76.5°)发生7.8级地震,给秘鲁人民的生命与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此完成3—5题。-9-10°S3.该次地震震中位于A.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南极洲板块与印

4、度洋板块交界处4.地震发生时,秘鲁的区时是A.8月15日18时40分58.5秒B.8月16日2时40分58.5秒C.8月15日23时40分58.5秒D.8月16日20时40分58.5秒5.震中附近海岸所属自然带为A.热带季雨林带B.热带稀疏草原带abocdC.热带荒漠带D.高山草甸带读“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据此完成6—8题。6.图中表示风向的是A.aB.bC.cD.d7.该地一定位于A.日本B.澳大利亚C.印度D.德国8.当南非的开普敦盛行图示风向时,海门市与开普敦A.盛行风向一致B.白昼长短一致C.均为高

5、温期D.均为多雨期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完成9—11题。9.该地位于我国的-9-A.西部地区B.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10.影响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地形C.大气环流D.洋流11.甲、乙两地A.油气资源丰富B.森林资源丰富C.太阳能资源丰富D.水资源丰富12.甲地聚落主要分布在A.河谷地带B.山前平原C.绿洲地带D.湖泊周围读“锋面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图中四地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的是A.①和②地B.③和④地C.①和③地D.②和④地14.图中②地A.气温不断升高B.降水不断增强C.气压

6、不断升高D.风力不断加强15.我国南方受其影响常出现A.寒潮天气B.梅雨天气C.雷雨天气D.台风天气(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读“云贵高原地貌形态形成示意图”,完成16—17题。16.图中字母表示外力作用的有A.abB.bcC.cdD.de-9-17.该地由c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质变坏B.水土流失C.土壤盐渍化D.土地石漠化18.该地综合治理的方案是发展A.立体农业B.生态农业C.水田农业D.旱

7、田农业2003年,太平洋岛国图卢瓦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据此完成19—21题。19.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SO2和氮氧化合物的大量排放B.氟氯烃制冷剂使用C.煤、石油等燃料大量消耗量D.森林资源的破坏20.如果全球海平面继续上升,将会带来的后果有A.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B.撒哈拉地区暴雨频率增加C.厄尔尼诺等气候事件增多D.世界性渔场将消失21.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应采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有A.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

8、耗B.加快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C.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D.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读“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分布示意图”,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