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改反思.doc

思品课改反思.doc

ID:5500623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6

思品课改反思.doc_第1页
思品课改反思.doc_第2页
思品课改反思.doc_第3页
思品课改反思.doc_第4页
思品课改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品课改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品德课反思凤山中学周飞跃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短。在这种形式下,对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我校顺从形势发展的变化,从2010年开始,学习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通过一年多的尝试,我认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有很多困惑。一、教师能给自己正确定位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能改变教学观念,能认识到,自己不

2、再是教书匠,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是朋友。二、教师认识到思想品德与政治课的区别过去政治课注重理论讲授,注重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这些都是学生成长终身受益的东西,相对来说,纯知识的传授弱化。三、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经过一年的尝试,我校思想品德课遵循“预习看书——小组学习——小组展示(师生互动)——学习反思——巩固检测”的模式。教师在上课前,依据本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编写好导学案,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知识链接、

3、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学习反思等几部分。其中学习过程是重点,学习过程包括:预习看书(老师依据课本内容出一些填空题,让学生有目的去看书)、小组学习(老师依据课本材料或自己补充相关资料,设计5-6个活动,让学生讨论来掌握知识)、小组展示(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供其他组学习,在这步中,老师应扮演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学习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得)、巩固检测(老师出一些选择题或简答题来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年多试验,思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

4、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一年多的实验,虽有一定的成功,但也有更多的困惑还制约课改的推进。一、评价机制滞后学生的分数依然是学校考核教师重要依据。而学生期末或中考仍然是全市或全县命题,这些题虽然注重了情感教育,但更注重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记忆的多。因此,在推进课改过程中,老师还不能完全放开手脚进行课改,还有点瞻前顾后,怕学生成绩不理想。二、提问一人还是多人——广度与深度如何兼顾一堂思品复习课上,教师为了检查学习效果,也为了给更多学生机会,按平时的

5、学习能力由低到高叫了几个同学,可是很遗憾,他们都未能回答清楚。这时,其他同学也个个眉头紧皱,低垂着头,唯恐老师点自己的将。为结束这一尴尬局面,教师点了平时学习最出色的孩子,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期待许久的“正确答案”,当“救星”浮出水面后,大家都如释重负。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便成为评价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为尽快摆脱教师主讲的困境,不少老师设计了许多问题让学生回答,“满堂灌”迅速演变成“满堂问”,同时为体现学生的参与度,全面问又变成了问全体。其结果是通过提问

6、逼迫学生成长特别是少数优生成长,在学生答不出时又回到责怪学生无能的老路上来。整堂课从头至尾,教师和学生的心都悬着,“不知学生能否回答出来?下一题不知结果又是如何?”“不知老师会提什么问题?不知是否叫我回答?”教与学成为师生备受煎熬的过程。其实,教师提问的目的不是去发现一个知道正确答案的学生,而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通过铺设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启发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探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通往正确答案的路径,拾级而上,走进知识的殿堂,要通过抽丝剥茧般的追问去生成一群知道如何发现正确答案的学生。

7、追问尽管是面向某个学生的,但追问的过程却是面向全体的,其他学生也在师生一对一的交互式对话中享受发现的乐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相同还是不同——分与合的取舍每个小组都研究同一主题,使得全班的交流展示可以有共同的话题,学生也能通过其他小组的展示获得新的知识和感受,但同一主题也容易因每个小组的重复展示而造成时间的浪费,课堂容量变小。每个小组各有一个主题,经由小组学习后在全班汇总,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其他小组了解到不同的知识,课堂容量增大。但小组展示时,往往呈现的仅

8、是学习结果,而学习过程却无从体现,小组间的展示交流退化为学习结果的交换,同时还有可能因为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学习主题不甚了解而造成对其学习结果一知半解的弊端。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选择应视学习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决策型学习任务,较为理想的方法是所有小组都讨论同一主题,它类似于头脑风暴法,如“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请你为节能减排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决策的开放性,使得每个小组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不同,这种差异性,又为全班的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