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观看基础教育的得与失.doc

从知识观看基础教育的得与失.doc

ID:55008686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6

从知识观看基础教育的得与失.doc_第1页
从知识观看基础教育的得与失.doc_第2页
从知识观看基础教育的得与失.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知识观看基础教育的得与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知识观看基础教育的得与失一、知识的分类: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可以分为四大类:其一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属于描述事实方面的知识;其二是有关“为什么”的知识,属于探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识;其三是有关“如何做”的知识,属于操作、实验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其四石油管“源于何处”的知识,属于寻找信息和知识源头的知识。二、知识观对知识结构的影响:我国的一些数理化课程,多数学生学起来都很吃力,不仅因为这些课程本身难度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践活动过少,致使学生因缺乏足够的隐形知识而无法理解课本内容,只能依靠

2、教师的强化讲解,最终形成了我国学校中最常见的现象:教师死灌,学生死记。在超过学生理解能力的情况下,学生死记硬背是必然的,因为很多理论知识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确实是难以理解。三、什么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3、。”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隐性知识不仅包含一些非正式的、难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技能获技巧,而且还隐含着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和个人化的观察视角,正是这些隐含的深层内容使隐性知识具有重要的认知意义。隐形知识的运作犹如结网一样,在无意识中逐渐的将原本无关联的知识和经验连接在一起。不仅如此,显性知识的接收、理解、记忆、整理和深化等的效果也依靠隐性知

4、识的运作。由此,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还因隐性知识的缺乏而影响显性知识的吸收和组合,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个体认知活动的水平。隐性知识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对显性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忽视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影响课学生对显性知识的接受效果。显性知识既可以通过主动参与也可以通过被动灌输的形式获得,但隐性知识只能通过主动参与的实践性活动,即通过切身体验而获得。隐形知识主要来源于特定的经验,体现了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个人化的判断和感知。由此,缺乏个人化的隐性知识不仅造成了以缺乏动手能力、缺乏实践经验而显示出来的知识结构的缺陷,而且造

5、成了以缺乏连接知识的触点、缺乏组合知识的素材而显示出来的思维结构的缺陷。单纯的书本知识即显性知识的学习,是一种通过文字符号间接获取知识的形式,其缺点是,知识的学习脱离知识的应用,且间接习得的知识因没有融入个体亲身经历的心理体验,难以使知识经个体思维的参与而得到加工和升值,并且造成了学得快、忘得快的结果,而有亲身体验的经验型知识往往是难以遗忘的。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在了解社会的需要和个人自身的需要之后才可能产生学习的愿望。因而,学生多参与生活实践不仅能提高教育的效率,也能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三、知识观对能力类型的限定知识观对应这相应的教学训练方式,而教学训练

6、方式最终限定了学生的能力类型,包括能力优势和能力缺陷。以往的教育限于传统知识观的制约,往往缺乏实践性、动手性、高度参与性的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智力培养局限于在学校课堂上回答问题,而不是在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由于教科书中的科学知识都是从课本到课本、与实际生活情境相脱离,同时学校教育也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科学缺乏引导,导致学生缺乏自如的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用于处理、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相应问题的能力。从大众教育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基础知识、背会多少公式定理,而是让学生具备科学思维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创造性研究的角度

7、来看,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炼出来,变成一个可以通过研究解决的课题,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我国理科各学科的教学,一般都是把基本的概念、定义、公式直接交给学生,因而学生看到的科学概念都是以简练的方式合乎逻辑的推演出所要求的结论,使学生误以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从来就是如此简洁和完美,而这些已成定论的理论和方法,从最初的混乱无章到最后的去伪存真之间的过程,正是创造性研究的发现过程。相比较,发达国家的学校从基础教育阶段就鼓励学生参与研究过程,让学生象科学家一样面临待解的实际问题,并没有现成答案的情景下通过多次试物的方法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这样的过程无疑对积累隐性知识极为有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